该技术体系适合秸秆用于饲草或其他用途,只能留茬覆盖的地区。
技术流程:收割→留茬秸秆还田→(深松)→冬休闲→免(少)耕播种→杂草控制→田间管理→收割。
技术规程:
(1)收割收割时采用人工摘穗收割技术,然后将玉米秆人工砍断作饲草等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机收兼青贮技术收割。收割后田间保持20~30厘米高茬。
(2)免(少)耕播种选用优良品种,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高于95%,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包衣处理。春玉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青贮玉米每公顷播种量60~90千克;半精密播种单双籽率不小于90%;适宜播深3~5厘米,沙土和干旱地区播深应增加1~2厘米。施肥应选用颗粒肥,一般每公顷产量在6000~7500千克时,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00~450千克。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分施,间距5厘米以上;播行要直,行距一致,出苗率大于85%。
留茬覆盖的玉米播种时,由于田间秸秆覆盖较少,用一般非动力防堵的免耕播种机即可,播种机的开沟器应错开原根茬10厘米以上,以减少堵塞和保证播种质量。
(3)其他深松、杂草控制、田间管理等作业的技术要求参见前述有关技术体系的技术规程。
技术流程:第一年,机械铺膜点播马铃薯,收获时加耙耘辅助收获,收获后留茬不再耕作,冬闲。第二年,解冻前镇压,既进一步粉碎了残茬,又达到了提墒、保墒的作用。春播莜麦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平整耙耘。秋收莜麦留茬3~5厘米,残茬覆盖地表固土保墒。第三年,在莜麦残茬上机播胡麻,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胡麻收获后进行深耕,为增加土壤肥力及次年种植马铃薯打下基础。
技术规程:
(1)马铃薯播前整地、铺膜整地铺膜时应注意保证一定厚度的土壤活土层,可采用在铁牛55拖拉机牵引的200S型施耕机上创新改制的铺膜机械,一次性完成施耕铺膜(两幅)的作业工序,并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
(2)播种采取人工点播,播种时保证适宜的株距。并根据作物的农艺学要求调整垄距,保证播种质量。
(3)杂草防除作物播种后利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除草剂的类型、用量等应根据当地的杂草类别等情况选用。
(4)田间管理3种作物的大田管理,如施肥量、病虫害防治等参照当地传统大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