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的运输和冷藏保存 收割的紫菜必须立即运上岸进行加工。当天采收的紫菜,当天加工,不要拖延。在气候温暖的地区,运菜容器中,必须加冰保鲜。
收上来的紫菜,因某种原因,而不能立即加工时,可采取冷藏保存,防止紫菜质量降低。其方法是:
(1)脱水 把藻体装人大网眼口袋中(不能从网眼中掉出藻体),每袋装入10千克左右,放人大型离心脱水机中,一般使用直径1米,3.67千瓦左右的脱水机,这种脱水机可同时脱水10千克左右的袋4个。脱水后,要达到以手握藻体不会弄湿手的程度。除去藻体表面水分后,疏散摊放在5—6厘米深的木箱内,风干1小时左右,然后把木箱放人塑料袋密封,送人冷藏库,迅速冷却到—20℃保存。
(2)冷藏 为迅速冷却到—20℃,木箱的位置应相互交换叠放,不然会影响冷却速度。在箱与箱之间要留有间隙。利用这种方法,鲜菜可保存40~60天。
(3)出库、解冻 紫菜出库后,应放人洁净的海水中解冻,最好在30分钟之内结束,之后按一般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二)加工 紫菜加工当前有机械加工和手工加工两种方法。两种方法的工序和过程基本相同,现一并介绍如下。
1.拣菜与洗净 在采收的紫菜中经常夹杂着少量的绿藻或杂质,在加工前需要拣干净。经过挑拣的紫菜,仍会夹带一些泥沙、硅藻等小型杂质。如不清除,将严重地影响紫菜的加工质量,为此,需要用洁净的海水(不可用淡水)充分洗净。
2.切菜 洗净的紫菜在制饼以前还要经过切碎。切碎目前多用紫菜切菜机,切菜时在紫菜薄嫩期间菜块可切得大一些,以1平方厘米左右为宜,随着紫菜变老变厚,菜块可切得小一些,一般为0.3~0.7平方厘米。菜块大,菜饼的光泽比较好,但易出现孔洞和皱褶。菜块小,菜饼的孔洞和皱褶较小,但易失去光泽。菜块的大小可通过更换适当孔径的圆刀来控制。
3.制饼 经过切碎的紫菜,通过清洁的淡水除去盐分后再进行制饼。制饼时的水温以8~10℃为宜。制饼要用专门菜帘。日光干燥用的叫晒菜帘,一般比较大,每张一次可以制 19厘米X21厘米的紫菜饼3—4张。机械加工用的烘菜帘都是制一张紫菜饼的小帘,规格为29厘米X25厘米。编帘的原料一般为宽1.5—2毫米的细竹条编成。
手工制饼是将数个菜帘重叠一起,放到制饼台上,然后将木杠置于菜帘的一端,用木盒舀起菜浆(菜水之比约为1: 20),急倾于木杠内,由于帘之缝隙狭小,水不能立即漏掉,此时可将木杠稍停片刻,再拿起来,木杠内的碎菜便很均匀的落在帘上。制好一帘后,斜放到沥水台上沥水。如用专用制饼阢制饼,调和、制饼都是连续自动地进行,每小时可以制饼3 000~3 500张,用2—3人操作即可。机器制饼既节省人力,制饼的质量又好。
4.脱水 紫菜制饼干后需要脱水,脱水的目的在于排除菜饼表面附着的水分,以利干燥。脱水可采用离心式的脱水设备,将成叠制好饼的小帘放在离心机特制的铁架上,每次装 240~300张,然后以每分钟180转左右的速度转动3—5分钟,就可以将菜饼上吸附的水分除掉。
5.干燥 就是将湿紫菜饼用日光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的过程。手工加工主要是用日光晒干,所以需要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将脱水或沥水后的菜帘张挂到晒菜架上进行干燥。机械加工一般都有烘干机烘干菜饼。烘干时要控制好温度,温度偏高,干燥虽快,但菜饼破损大,缩边多;温度过低,水分不能迅速排除,达不到预期干燥的目的。干燥较好的温度一般为 45~55C之间,干燥时间为2~2.5小时。
6.剥离 晒干或烘干的菜饼完全干燥以后,仍旧贴附在小帘上。此时要把小帘的两端附在小帘上。轻轻地向外拉伸,菜饼就会自然地掉下。为了减少碎菜,要细心操作。
7.包装 干燥后的菜饼,表面还有少量的细沙、灰尘等杂质,包装前要用刷子轻轻刷掉,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等分级,绑好压实,装入食品袋,放人干燥的贮藏室内保存。
紫菜采收后经过清洗、脱水、切碎、干燥、成型后,制成规格为21cm×19cm大小的片张,或者包装成圆饼装。
上一篇: 怎样在野外区分农作物缺素症与病理病?
下一篇: 蚯蚓的冬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