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作为一个时尚蔬菜品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丹东地区也开始种植紫苏,由于该地区种植紫苏全部使用农家肥进行种植,已经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批。据了解,该地区紫苏全部出口日本,并且供不应求。那么,紫苏的经济效益到底怎样呢?
东港市汤池镇汤池村农民衣学胜今年种了300亩紫苏,目前已经开始了采收,眼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要换来钞票了,他高兴地说:“啥经济效益好,咱农民就种啥。”老衣说:“2001年,我觉得这菜挺特,而且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回收,咱没有后顾之忧,就试着种了70亩地。”老衣严格按照公司的绿色产品要求进行种植,全部使用农家肥,从4月初把公司拿来的籽撒到地里开始到7月初采收也就90多天的时间,第一次亩产量并不高,只是达到了600公斤,70亩地的收入达到了近30万元,除去肥料、人工等各种费用,纯收入也达到了十多万元。2002年,看到效益的老衣把紫苏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亩,当年的亩产量达到了700公斤,但是由于当年丹东地区干旱严重,成本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不少,净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今年,老衣已经开始采收紫苏了,他约摸着亩产量会超过700公斤,效益更会进一步提高。老衣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按照公司的价格,我忙活这90天后亩收入就能达到5000元。”
据与农户签订单的公司经理李守福介绍,公司从日本引进紫苏原种,采摘成熟后全部出口日本。紫苏为何能占领日本市场,李守福说:“还是绿色旗号打了头阵。”据他介绍,首先他们对土地进行了化验检查,进行了土壤消毒,种植时全部使用发酵好的农家肥,出苗后采用人工锄草、人工抓虫、喷灌浇水、人工采收,没有使用一滴化肥农药,严格按着绿色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进行,采收后的紫苏尖、叶经过日本客商化验,产品质量达到日本进口蔬菜要求。目前,汤池地区近千亩的紫苏已全部被日本客商订购。
该公司一位技术专家说,紫苏适宜生长温度为21—24℃,相对湿度70%—80%,6、7、8月份是紫苏的最佳生长期,也是采收的最佳季节,不过可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在技术上,首先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其次,采用优质农家肥作为底肥,每亩施用2立方米;第三,采用宽垄种植,一般清明至谷雨间播种。“五一”前后出苗,待苗出齐后,进行中耕除草。待苗高5—6厘米时,开始查苗补苗。7月上旬开始采收,4—5天采一茬,可收获至9月初。
上一篇: 如何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下一篇: 什么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