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妊娠母猪后期的饲料中加些含脂肪高的物质,以此来提高仔猪体组织脂类和糖类的贮存,保证冬季产出的小猪有抵抗力,提高初生重。
第二、注意初生仔猪的保温。小猪生后适宜温度为1-3天30-32℃、4-7天为28-30℃、15-30天为22-25℃,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指标,在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提高产房小气候的温度。目前在我省有以下几种方法:在护仔栏上方吊红外线灯、加厚垫草、火炕、火墙、土暖气、保温箱、中热板等方法。
第三、补铁、补硒。初生小猪体内铁的贮存很少,只有50毫克,而且每日生长需要7毫克,乳汗中很少,如不及时补充,仔猪会由于贫血造成生长受阻、下痢,另外硒是饲料中最缺乏的元素,缺硒会造成白肌病,在母猪妊娠后期要给予补充在分娩前可注射亚硒酸钠,仔猪生后1-3天注射富铁力,又补铁又补硒。
第四、是寄养和并寄。有些母猪产仔较多,有的较大,这时可以把产仔过多的小猪并到产仔少的母猪中去,也可以把产仔少的几窝仔猪并到乳汁好的母猪中去,但并窝一般不要超过产后三天。
第五、及时给小猪补料。前边提到,由于仔猪生长快,母猪生后20天泌乳高峰开始下降,而这时正是小仔长生旺季,因此要及时给小仔猪补料,这样可以使小猪生长快,均匀减少母猪体况消耗,仔猪只有吃上料胃肠道才开始分泌消化液,胃酸增加,提高杀菌能力。
第六、适当延长断奶时间,目前农村养猪大多采取30天左右断奶,早断奶可以提高猪产仔窝数,提高母猪利用率,但在寒冷的冬季我主张延长断奶时间,可采用40-45天断奶,以保证小猪多吃些奶,多在母猪身边。断奶体重大一些,保证仔猪抵抗力、适应性。
第七、是防止仔猪下痢,仔猪下痢是影响仔猪生长最大的因素,下痢的原因很多,有营养性的、病毒性的,细菌性的,有卫生环境不好造成的,下痢有白痢、红痢、黄痢。不同下痢又不能用一种方法治疗,红痢是最重的一种,是传染性的疾病;白痢、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红痢是C型魏代梭菌引起的,红痢的治疗效果不佳,最好的办法是在母猪产前1个月或半个月两次接种魏代棱菌菌苗每次5毫升,使仔猪通过母猪初乳获得被动免疫。而黄白痢治疗药物较多,金霉素、土霉素、痢特灵都可以。
上一篇: 拖拉机驾驶员饮酒后驾驶拖拉机如何处罚?
下一篇: 2016年小麦种植如何选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