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其他瓜果 > 日光温室怎样栽培草莓? 其他瓜果

日光温室怎样栽培草莓?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品种选择

温室生产选用休眠期短、早熟、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及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杜克拉,西班牙品种;平均单果重13克,最大单果重59克,果味香甜,品质上乘。植株抗逆性较强,抗病,丰产。温室及大棚栽培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另外,丰香、全明星、明宝、春香等品种都可用作温室生产。

二、育苗

1.建立苗圃 秋季9月下旬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的地块做草莓苗圃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深耕25厘米,做成1.5~2米的平畦。

2.母株定植 母株选用1年生健株,具有不少于4枚叶的匍匐茎苗,繁殖系数高的品种亩栽1500株,繁殖系数低的品种2000株。

3.苗圃管理 于11月下旬浇1次上冻水,并覆盖地膜防寒。4月初及时将花序摘除,促进匍匐茎的生长。5月20日喷浓度30~50毫克/公斤赤霉素,间隔15天再喷1次。

三、定植

1.施肥整地 8月中下旬定植。栽前1周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深翻 25厘米后整平耙细,采用小高垄栽培,垄高15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间距90~100厘米,每垄栽双行,株距12~15厘米,亩栽8000~10000株。

2.定植方法 选用5片叶以上的壮苗,尽量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带土移栽,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为止。

四、定植后的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苗长到4片真叶时,亩追尿素7.5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和中耕。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扣棚前结合浇水亩施硫酸钾10公斤。从顶花絮吐蕾开始,每20天追肥1次,每亩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5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第1次采收高峰后,每30天追肥1次。扣棚(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后至开春一般不追肥浇水,干旱时浇水最好采用膜下滴灌,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开花期控制浇水,果实坐住到成熟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早晨采收前要控制浇水。

2.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草莓温室栽培需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打破休眠,扣棚后喷施2~5毫克/公斤的赤霉素。喷时重点喷到植株心叶部位,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导致植株徒长。

3.植株调整 定植15天后植株地上部开始生长,心叶发出并展开,此时应将最下部发生的腋芽及刚发生的匍匐茎及枯叶、黄叶摘除,但至少保留5~6片健叶。生长旺盛时会发生较多的侧芽,浪费养分,影响草莓开花结果,应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的叶片由于光合能力减弱也应摘除,每株保持4~6片功能叶。

4.温度管理萌芽期白天16~28℃,夜间8℃以上;花期白天22~25℃,夜间12~15℃;果实膨大期白天20~26℃,夜间8℃;采收期白天13~25℃,夜间5~6℃。

五、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有萎蔫和急性萎蔫两种表现,应注意轮作避免重茬,及时清除病株,周围土壤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消毒。

2.芽枯病 发病叶和花蕾枯黄,顶芽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用5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3.灰霉病 主要侵染果实,应控制栽培密度,避免过多施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喷药防治可用70%克霉净400~500倍液。

六、采收

草莓浆果有2/3着色即开始采收。采收高峰期每1~2天采收1次,采收时要带果柄,不要伤萼片,在距萼片1厘米处折断,分级堆放,切忌堆放和搬运时挤压。每次采收都要将成熟果采净。采收时应注意轻摘轻放,随时剔出畸形、病虫果,分级包装后及时上市。

 深冬季节利用塑料日光温室栽培草莓,可以使草莓鲜果盛期出现在春节前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修建日光温室

  目前,可选用“一坡一斜式”或“琴弦式”日光温室进行生产。修建方法同一般栽培蔬菜用的日光温室一样。

  二、合理繁育深冬栽培用草莓苗

  在日光温室内,深冬全促成栽培草莓,除选择优良品种外,主要的是繁育健壮的秧苗,以供定植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育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选择好的草莓品种,于3月底前把选出的苗子在露地定植繁育,密度每亩为2000株,到8月中旬单株可长苗15株以上。另一种是在生产田中育苗,待草莓收获结束后,约在6月上旬及时疏苗。方法是,隔一行去一行;再将剩下的一行,隔一株去一株;并及时中耕灭茬,追肥浇水,促进匍匐茎的抽生健壮。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在匍匐茎大量长出之后,要及时将匍匐茎向母株周围拉开,在三四节上压土,促使发根,当匍匐茎长到3—4片复叶时,将其与母株剪断,使之独立成苗。

  三、适时定植

  定植前20天左右,在温室种植地带浇水造墒,然后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发酵的饼肥2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深翻两遍,深度20一30厘米,再搂平起垅。

  在立秋前后,选阴天或下午定植,以带土移栽为佳,其移栽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采用南北垅定植形式时,一垅一沟总宽80厘米,每垅栽两行,株行距20×40厘米,亩栽8000株。

  四、定植后的管理技术

  1.合理调节温湿度从扣棚到开花初期,室温白天要保持在25—30C,夜间12—15℃,不得低于5℃;开花到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8℃左右;成熟期白天温度20—24℃,夜间5C左右。一般情况下要在封冻前浇一次大水,以浇透埂为原则,基本上就能满足草莓开花结果对水分的要求。进入冬季,如需浇水,一定要膜下暗灌。

  2.及时盖棚膜或地膜棚内温度不超过35℃,当外界气温降到0C时,盖上地膜,并将地膜划破,使秧苗置于地膜之上,膜下形成利于暗灌的暗沟。

  3.疏花疏果提高坐果率疏果的标准是壮苗留10个幼果,弱苗留7个幼果。

  4.科学追肥追肥要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每亩每次追施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各1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从顶花吐蕾开始,20天一次,先把肥料化开再随水浇人。除以上追肥外,还可采用植物调节剂和二氧化碳施肥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