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蔬菜大棚内施用烟雾剂,已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可。不但方法简便、省工省力,而且防效高。但也有的使用后效果不好,因此,施用烟雾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剂量适当
棚室内施用烟雾剂的用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用量过高,浪费药剂,加重污染;用量过低,达不到理想防效。所以,应选择最佳施用剂量。如防治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可选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200~250克,每7~10天熏烟一次,连用3~4次即可。
2、时间准确
由于烟雾沉积具有避热的特性。因此,在日光照射下施用效果不佳,在傍晚日落后施用效果最好。
3、方法科学
棚室蔬菜施用烟雾剂,只有方法科学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具体做法:在棚室内施用烟雾剂的位置要均匀合理,使烟雾弥漫整个棚室空间;施用时要从里向外用暗火点烟雾剂,起烟后密闭棚室过夜。
烟熏剂是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的一种新技术。利用烟熏剂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药效好、农药残留少,在阴雨天或病害流行期间防治效果更明显,是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现防效低或引起药害等问题,因此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认清防治对象,对症下药。防治时应根据不同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烟剂,目前常用烟熏剂主要有10%百菌清烟剂、10%腐霉利烟剂、10%敌敌畏烟剂等,如果发生多种病虫害,可以用复合烟剂进行防治。例如防治棚室番茄、黄瓜叶霉病时,可选用腐霉利烟雾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疫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时,可选用百菌清烟雾剂。
2.确定合理的用药次数。防治病害最好在发病初期开始应用,在发病初期只需燃放1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发病中后期一般每隔7~10天用一次,连用2~3次。如果病虫害严重或棚室密封性能差,可适当增加用药量或缩短施药间隔期。
3.严格掌握用药量,适时熏烟。根据温室大棚空间的大小,按照烟雾剂标签的推荐用量来确定用药量的多少。施放烟雾剂最好在傍晚日落后进行,以让其在夜间烟熏,因这期间更有利于烟剂的雾粒下沉,防治效果更加理想。如遇阴、雨、雪天气,白天可照常进行。
4.把握用药方法,均匀布点。一般把烟雾剂放在走道或浇水沟上,开始均匀布点,一般每亩设3~5个燃放点。然后封闭棚室,由内向外依次点燃。注意吹灭明火,连续熏烟5~6小时后,即开棚通风,每隔7~10天熏烟1次,连续熏2~3次。注意在使用烟熏剂后一定要在通风后,人员方可进入棚室进行农事操作。在阴雨天白天施药后需密闭4~6小时后才可放风作业。
5.使用烟雾剂时注意避开蔬菜,点燃后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棚室,以防止中毒,接触药品后要用肥皂水洗净。
上一篇: 百脉根应怎样施肥?
下一篇: 大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