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其他豆类

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措施:

  1、种子检验大豆种子上粘附有线虫如泥花脸虫、种子间混杂有线虫土粒、农机具上有含线虫的泥土以及种子调运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搞好种子的检验,杜绝带线虫的种子进入无病区。

  2、农业技术轮作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措施,实施轮作,采取大豆与禾本科如小麦、玉米、谷子等轮作,就可有效地进行防治。一般说来,轮作两年非寄主植物,就允许种植感病的大豆品种,如果线虫的虫口密度极高,再轮作1年非寄主作物,就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抗病品种有时也可代替非寄主作物,在线虫虫口密度很低的地块,或真菌寄生线虫严重的地块,或种植非寄主作物1年,就足以防治大豆胞囊线虫了。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强植株抗病力。田间机械作业要注意清除残草和泥土,并且要先在无病田间作业然后再到病田作业。

  3、抗病育种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种植抗(耐)病品种如恳丰一号、抗线1号、抗线2号、辽豆13等,可避免线虫危害造成的减产,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土壤内线虫密度,缩短轮作年限。但是,大多数田间的线虫是不同基因型的混合型。由于抗性品种影响施加的选择力,导致线虫虫口基因比例发生变化。连续或经常地使用抗病品种,使生理小种发生改变,结果造成毒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多,如黑龙江省安达地区由干长期使用抗线1号抗病品种,使原来弱致病力的3号优势小种变为强毒力的14号小种。因此,抗病育种工作今后应该选择多种抗性基因品种的轮换种植,以及抗病与耐病品种、普通品种的轮换种植,可有效避免强毒力生理小种的出现。

  4、药剂处理常年严重发病的地块建议采用药剂处理土壤。已经使用过的杀线虫剂如DDT、呋喃丹、涕灭威(铁灭克)等药剂都是高毒药物,而且价格高,成本高,用量大,污染严重,对人、畜毒性大,故逐渐禁用或限制使用。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大豆胞囊线虫的天敌来控制虫口数量和限制线虫引起的损失。

  (1)昆虫防线虫某些昆虫可以摄取胞囊。在培养皿里,一些弹尾虫能贪婪地取食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大量弹尾虫能在长有大豆胞囊线虫的温室花盆中找到,然而若将他们应用于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

  (2)细菌防线虫在日本、韩国、美国已发现Pasteruapenetrans Sayre&Astarr可以侵染Heterodera glycines。该细菌侵染效率高,对不利环境条件有抗性,但是它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使这种线虫专性寄生菌的应用受到限制。

  (3)真菌防线虫

  ①捕食性真菌捕食性真菌从营养菌丝上产生粘性网、粘性球、粘性枝和收缩环等捕食器官来捕食土壤中运动的线虫。

  ②寄生性真菌在胞囊线虫雌虫上发现3种重要的专性内寄生真菌:辅助链枝菌(Catenaria auxiliaris)和嗜雌线生菌(Nematophthora gynophila)和链壶菌(Laginidiaceous),目前正有许多寄生性真菌被逐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