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水稳藻
冬棚虾因为采用全封闭养殖,棚内外水温差异大,一般不宜换水,换水容易引起对虾应激反应,可适当提高水位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应激。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位越高,水容量越大,浮游生物就越多,供给饵料生物就越多,产生的氧气就越多,水质就越优良,抗应激的能力就越强,更容易避免由于水体应激而导致发病的可能性。
注意放苗前的培藻工作,肥水即是为了培育良好的藻相,藻相的作用:一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由藻类提供的);二是吸收水中有害物质,净化水体;三是虾苗喜食的天然饵料。
2、疾病预防
冬棚一般来说细菌性的病不是太多,主要流行的是病毒性的疾病。主要预防的是红体和白斑,而这些病毒性的传染病目前暂时还没有确切的药物能够治疗,因此预防工作很重要,注意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病虾、死虾,创造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
冬棚由于水质和天气变化大等原因容易造成对虾应激反应、偷死、抽筋、跳塘、爬沙伏边以及红体白斑综合症等疾病,适当开增氧机避免疾病滋生,开增氧机时间应为每天晚上,特别是凌晨4时至7时最容易缺氧,此外,在养殖到中后期,碰到阴雨天应及时开机,中午,阳光充足,光合作用较强,一般不容易缺氧。中午开机的目的,主要是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水体产生对流,保持水体平衡。
3、饵料管理
注意投饵量的控制,切不可急于加量,摄食情况好的条件下也不能天天加,同一量可维持2-3天后再加,这样既可避免对虾暴食,也有效地避免了饵料过多的浪费,造成饵料系数偏高,加重养殖成本。养殖过程中,可适量添加一些高营养品增强虾体的抗病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早晚可多投,中午少投,少量多投,以每日3-4次为好;初一、十五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每隔7-10天可选择1-2餐不用投料;大风或气压低,闷热时少投,天气好溶解氧足时多投,用药期间少投。
上一篇: 奶牛什么时候开始产奶?
下一篇: 猪二氧化硫中毒症状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