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提高母猪的产仔率?

如何提高母猪的产仔率?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母猪断奶后3天至发情期内,每天每头饲喂复合维生素B、胡萝卜素各400毫克,维生素E200毫克,配种后剂量减半,再喂3周,每胎可多产仔2-3头。

 科学饲养母猪,控制好膘情
  过瘦的母猪应提高能量、采食量,在配种前两周左右进行短期优饲,增加精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母猪过肥则应及时拉膘,增喂青粗饲料,加强运动,促使母猪在配种前达到7~8成膘为宜。
  掌握好初配年龄和利用年限
  母猪配种过早,不仅影响母猪本身的发育,还会引起难产、产仔少,后代虚弱。一般情况应当在体重达到75公斤、年龄在10~12个月、并且发情2次后才能配种。如引进的良种二元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公斤左右配种为宜。母猪的利用年限以5年为宜,最多不超过7年。
  配前短期优饲,增喂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是产生卵子的主要营养物质。配种前空怀母猪缺乏蛋白质时,会造成卵子发育不正常,排卵数减少。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品质低劣,受胎率就会降低,甚至发生不孕。母猪在配种前10天~20天,增喂优质蛋白质饲料,要求日粮中蛋白质应占13%~15%,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母猪配种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引起母猪肥胖,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特别是产后过瘦的母猪,效果更会明显。
  及时观察母猪,适时配种
  大部分母猪在仔猪断奶后7~10天就有发情现象,有些健壮母猪可能在断奶3~4天后就有发情现象,因此,最好能在断奶后,开始将公猪驱赶至母猪舍附近,刺激母猪及时发情。一般用手按压其背部呆立不动,向前推动母猪有向后退的反作用力,为最佳交配时期,应及时进行配种。

1、后备母猪在第三个情期开始配种。2、适时配种,一个情期配种2次。3、规模场母猪群结构要合理,老中青比例为2:6:2。

一 、品种为先,选优淘劣:选择高产品种与个体;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二、营养合理,控制膘情,短期优饲,增加排卵:在母猪的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不能喂给过多的能量,否则将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防止母猪过肥,控制母猪膘情,增加产仔数。

三、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本地母猪6~8月龄,体重70kg以上配;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在7月龄左右;杂种体重不低于80~100kg;国外中型猪如中约克夏,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配;国外大型猪如大约克夏:体重120kg配。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双重交配和多次配种。

四、对乏情母猪施以摧情:诱导发情、同期发情。

五.、加强保胎措施 母猪配种后9天-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特别加强保胎措施,尽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切忌饲喂冰冻霉烂变质的饲料。怀孕母猪尽量避免机械性刺激,如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六.猪场配种要详细的记录,避免近亲繁殖。

七、实行早期断奶,提高年产仔窝数:平均在28天~30天断奶,这样可以保证一头母猪年产2窝,或2.5窝。

八、淘汰更新,优化猪群结构:对老、弱、病、残、低产母猪应及时淘汰更新,一般年淘汰率,母猪群为25%~30%,并且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保证猪群中:老20%、中60%、青20%的合理母猪比例。

九、加强防疫与药物保健,减少影响繁殖疾病的发生:防止造成母猪流产、早产、死产、弱产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