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豆角上长锈斑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其他蔬菜

豆角上长锈斑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豆角荚果上出现点点红色的锈斑叫做豆角炭疽病。
  防治:该病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重者危害荚查,形成红褐色病斑,属真菌性病害。该病在多露、多湿条件下发病重。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70%甲托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施宝灵每瓶对水50—60公斤或特谱哩500倍液喷雾。5—7天,连续2—3次。

豇豆叶片出现的锈斑有两种情况。

1.豇豆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叶片上的斑点是一些夏孢子堆(天冷后还会出冬孢子堆)。

2.受到大气化学物质的污染,如气化的农药、酸雨等。区别它们的方法是这些锈状物是否容易抖掉。易抖掉的是锈病。反则是污染造成。防治豆类锈病应采用栽培措施与喷洒药剂并重的综合措施来进行防治。包括:

(1)实行倒茬轮作,重病田可与瓜类、茄类、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轮作,这样有利于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2)种植抗病品种。适时播种,防止冬前发病,减少病原基数。选用早熟品种,在锈病大发生前收获。

(3)重施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发病后为弥补叶片表皮破裂造成的失水,可适量的多浇一两次水。阴雨季节搞好菜田清沟排水,防止低洼地积水。

(4)种植疏密要得当,及时搭好支架。生育后期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5)搞好菜园清洁,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深埋或烧毁。(6)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常用农药有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生物农药2%抗霉菌素水剂15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由于一些专用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将它们与保护剂混合使用,延长这些农药的药效。污染物造成的锈斑,得靠环境的治理。目前没有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