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甲鱼红脖子病的症状及防治? 其他水产

甲鱼红脖子病的症状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红脖子病的症状与防治

    甲鱼红脖子病又称俄托克病、阿多福病、耳下腺炎等,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感染所致。    此病发生的外界条件是饲养环境差、水质恶化。该病治疗困难,对生长不利,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平常非常胆小、戒备性极强的鳖变得反应极为迟钝,行动迟缓、拒食,极易捕捉,病鳖腹甲有出血性红色斑块,咽喉、颈部肿胀,肌肉水肿。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糜烂,眼睛混浊发白、失明。    二、防治(1)隔离病鳖,并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每公斤鳖用15万~20万国际单位,从鳖的后肢基部注入腹腔。病情轻微时,一次即可治愈。(2)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或黄胺类药物,按每公斤鳖第一天用药0.2克,第二天起开始用量减半,连续用药6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3个疗程,效果较好。也可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每公斤鳖每天用药15万~20万国际单位,持续用药3天~5天,预防效果较好。(3)用病鳖肝、脾制成土制疫苗,每公斤鳖重治疗量1毫升~2毫升,预防剂量减半。

病因症状及流行 该病为嗜水气单孢菌、虹彩病毒等引起;主要症状是脖颈红肿充血,伸缩困难,有时全身水肿,同时伴有红斑、腐皮等症状;主要对象是成鳖和亲鳖,水温18℃以上便流行。

防控措施 (1)发病时水体用二氧化氯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可耐、蒽诺沙星和Vc投喂。(2)每Kg饲料加入板兰根、马齿苋、葫芦草、金银花等中草药复合剂5g投喂,3-5天可见效。

甲鱼红脖子病又称俄托克病、阿多福病、耳下腺炎等,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感染所致。
此病发生的外界条件是饲养环境差、水质恶化。该病治疗困难,对生长不利,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平常非常胆小、戒备性极强的鳖变得反应极为迟钝,行动迟缓、拒食,极易捕捉,病鳖腹甲有出血性红色斑块,咽喉、颈部肿胀,肌肉水肿。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糜烂,眼睛混浊发白、失明。
二、防治:(1)隔离病鳖,并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每公斤鳖用15万~20万国际单位,从鳖的后肢基部注入腹腔。病情轻微时,一次即可治愈。(2)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或黄胺类药物,按每公斤鳖第一天用药0.2克,第二天起开始用量减半,连续用药6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3个疗程,效果较好。也可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每公斤鳖每天用药15万~20万国际单位,持续用药3天~5天,预防效果较好。(3)用病鳖肝、脾制成土制疫苗,每公斤鳖重治疗量1毫升~2毫升,预防剂量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