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免疫接种分为几类?其接种方法有几种? 其他家畜

免疫接种分为几类?其接种方法有几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常规接种:在我国各地区基本上都采用该形式,是免疫接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按一定的周期(双月、月、旬、周、日)对固定服务区域内的应接种人群按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 2)应急接种:是指某些传染病已发生流行时,对受到疾病威胁的人群,在短期内进行生应急接种。能用于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是接种后能较快的产生免疫力,且对已处于潜伏期的病人接种后没有危险性的疫苗。如麻疹病人的潜伏期为7~14天,最长21天,接种疫苗7~11天后就可产生抗体,因而对易感者进行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和终止流行。 3)暴露后接种:即暴露于某种传染病源后的人进行接种,如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等;这些接种欲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宜与被动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即在注射疫苗的同时 应注射抗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它们可延长疾病的潜伏期,这样疫苗就会有充分的时间,激发体内产生免疫力以抵御疾病。暴露后接种的预防效果与接种时间相关。一般要求在暴露后勤部24小时内进行接种。 4)突击接种:由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选择适当时间,于短期 对应接种对象进行预防接种。 5)强化接种:为控制或消灭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对高危人群进行的免疫接种。这种接种可以使人群迅速获得免疫保护,消灭免疫空白人群,阻断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