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出生仔猪,故又称为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以剧烈水泻、排黄色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
本病的传染源为带菌猪,由粪便排菌,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及环境造成病原散播。本病只在仔猪内流行,无季节性。常常是窝内先有一头猪发病,紧接着3天之内全窝发病。生后24小时以内发病的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百分之100。如果病程超过3至4天,有时能够耐过。仔猪黄痢的死亡率随仔猪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经产母猪比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死亡率低。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仔猪饲养1~3日龄多见。带菌母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时间集中于产仔季节。
1、流行特点 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明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2、临诊症状 仔猪出生时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从肛门冒出稀粪。病仔猪不愿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病仔猪精。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
3、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粘膜肿胀、充血或出血;胃粘膜红肿;肠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
4、细菌分离与鉴定 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
上一篇: 怎样管理小麦生育后期?
下一篇: 杀螨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