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种方法
(1)大群自由配种。在较大数量的山群中,按雄雌比为1:5放入100只左右的雄雌山鸡,任其自由交配。此法虽简便易行,但不能保证优生。
(2)小群配种。以1只雄山鸡与6-7只雌山鸡组成“婚配群”,
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进行小范围的交配。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操作较麻烦,但能较好的观察山鸡的生产性能。
(3)人工受精。通过人工的方法,将精子输人雌雄鸡腹中。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费事,但可提高品种质量。
3‘配种要点
(1)把握配种时机。根据观察,地产雌山鸡一般9月龄性成熟,雄山性成熟要晚1个月左右;美国七彩山鸡5-6月龄性即成熟。配种合群时间,对成年山为4月中旬、初产难4月末较合适。
(2)及时淘汰超龄种山鸡。种山鸡一般只利用1个繁殖期,繁殖期一过即淘汰。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可再留用一个繁殖期,最多不超过三个繁殖期。美国七彩山鸡一般利用两个产蛋期。再延长饲养期,由于产蛋量逐年减少反而很不合算,应及时淘汰处理。
(3)雌雄配种比例要合适。雌雄山鸡配种比例为6-8:1比较合适,但开始应低于此比例,因在配种期内,雄雄间常发生争斗,会有一部分因受伤而淘汰出局,又不宜再补充。所以,初期以5-6:1为宜,这样经争斗淘汰后,逐步达到上述较理想的配种比例。
(4)合理利用“王子雄”。山鸡合群后,雄山鸡间会发生激烈的争偶斗架,经反复争斗,最会产生1-2只称霸群中的“王子难”。“王子难”的好处是可控制其它雄山间的争斗,减少伤亡,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它喜欢干扰其它雄山鸡的交配,从而影响受精率。为此,须在运动场设置屏风或隔板,遮挡“王子难”的视线,以增加其它雄山鸡交配的机会。挡板多用轻便的石棉瓦,每100平方米设置3-4块即可。
(5)作好防暑降温。每年5月份以后,云南省大部分地方气候开始炎热,山鸡性活动因此受到影响,交尾次数减少,种蛋受 精率下降。而此时期正值繁殖旺期,为保证较高的受精率,应采取遮阴、地面喷水等降温措施,同时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和添加一些清凉食物和药物,以促进山鸡的性欲,提高种蛋受精率。
1.性成熟期
山鸡的性成熟较晚,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野生山鸡10月龄左右才能达性成熟。在我国北方每年进入4月以后,母山鸡开始产蛋,产蛋主要集中在 5~6月,到7月底结束。当年孵出的小山鸡,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才能交配、产蛋、繁殖后代。山鸡经过人工驯化后,性成熟具有明显提前的趋势,而且性成熟越早的山鸡,年产蛋量越高。美国七彩山鸡,6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由于山鸡采用开放式散养,受季节的影响明显,但美国七彩山鸡产蛋可以延长到9~10月。
人工饲养条件下,公山鸡性成熟比母山鸡要晚。因此,生产中必须对公山鸡提前进行光照刺激,同时加强营养,使公母性成熟同步,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公山鸡性成熟表现为:脸部变成鲜红色,两侧肉垂增生、下垂,毛角增长、竖立,全身羽色艳丽。
2.配种方法及配种比例
山鸡人工饲养后仍然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人工授精正在研究阶段,没有得到推广。
山鸡是典型的一雄多雌婚配制。野生山鸡在冬季集体越冬,大群活动觅食,到了繁殖季节后,开始分群。公山鸡占领一定区域后,开始表现自己,选择配偶。每天清晨,公山鸡发出清脆的叫声,并拍打翅膀来吸引异性。一般每只公山鸡可配4~8只母山鸡,组成一个婚配群。野生山鸡营巢于灌木丛、芦苇丛或草丛中的地面上,甚至农田中。每年繁殖1~2窝,每窝产蛋6~22枚不等。
人工饲养山鸡的最适公母比例为1 : (5~6),50只左右为一群。山鸡要在产蛋季节到来前15天配种。在正式放配前,可先试放1~2只公山鸡到母山鸡群中,看母山鸡是否接受。公山鸡正式放配后,要尽早确立王子鸡的地位,以减少争斗。
3.繁殖年限
一般母山鸡可以利用2个产蛋年,而且第二个产蛋年产蛋水平仍较高。优良的公山鸡,可以利用3年。
(1)大群配种 在较大数量的雌雉鸡中按1:5的比例放入雄雉鸡,任其自由交配,每群雌雉鸡在100只左右为宜。繁殖期间,发现因斗殴伤亡或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雄雉鸡。生产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简便,节省人力,受精率及孵化率较高,缺点是这种配种方法系谱不清,时间长了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应定期进行血液更新。(2)小群配种 就是以1只雄雉鸡与6—8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雌、雄雉鸡均带有脚号,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管理上比较繁琐,但可以通过家系繁殖,较好地观察雉鸡的生产性能。育种工作中经常应用此法。(3)人工授精 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雄雉鸡,对提高和改良品种作用很大,据报道,雉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85%以上。斗。
上一篇: 育肥猪的品种选择需要注意哪些?
下一篇: 滇南小耳猪有几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