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特征的是什么
现代农业必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知识化 知识化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是要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化水平,打造出提升农业品质的内在力量——现代农业人才。通过现代农业人才知识力量的集聚与发挥,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把各种现代社会科技创新、人文创新的巨大知识性力量,转化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系列物化了的现代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从而解决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现代农业的知识化特性,必然要求加强对农民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更高层次职业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其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把科技知识转化到现代农业产品中,实现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市场化 现代农业引入现代商品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化要求来运作的现代农业理念。
3.产业化 现代农业理念要求,必须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产业化。经营要面向市场,通过产业化经营,将农业从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转变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面对现代农业这种开放的产业体系,在经营市场上,我们不仅仅是针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国外农产品的开放,以及国内农业开发对国外资本的开放,同时也包括农业产业系统对其他产业系统、农业部门对其他部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诸环节之间的开放。因此,现代农业产业化特性就要求克服“农业即生产”(强调农业只是生产农产品的劳动)的传统农业观念倾向,树立现代农业“一体化经营”的意识,把种养业向加工、销售等经营环节延伸,把第二、第三产业与种养业连接,从而在开放中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要克服农业在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封闭发展”的倾向,将“开放经营”的现代农业理念逐步树立起来,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促进农业对外(地域、部门、环节)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在更大空间聚集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辐射现代农业的产品营销。另外,还要在宏观上克服“部门分割”的倾向,在农业发展理念上要树立“城乡统筹”的意识,注重城乡经济相互协调,发挥产业管理部门的整体效能,在分工协作中促进发展。
4.集约化 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必然要求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所说的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是一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本,采用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也就是说,现代农业扩大再生产,不是传统农业中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的不断增加来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应用、土地的适度集中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促进农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
5.可持续化 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发达国家对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现代农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上一篇: .棉花黄萎病有什么危害症状?
下一篇: 饲养母猪能长期使用脱霉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