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其他经济动物 > 河蟹池塘管理? 其他经济动物

河蟹池塘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根据池塘实际养殖条件采取不同的套养模式

河蟹以大规格稀放为主,同时可套养鲢、鳙,青虾、鳜鱼等,采取不同的套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掌握河蟹蜕壳规律,加强蜕壳管理

河蟹苗种放养以后,在第一次蜕壳前应采取浅水,提高水温,及早投喂,投喂以小杂鱼为主,确保第一次蜕壳顺利。根据河蟹的蜕壳规律,掌握好下一次蜕壳期,在河蟹蜕壳期加强管理,“补钙”是河蟹养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在蟹池内泼洒硬壳宝促进河蟹蜕壳,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磷酸二氢钙投喂,保持河蟹蜕壳期环境安定。

3、采取先肥水,控制青苔的生长

在河蟹苗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肥水,一是为河蟹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二是减弱青苔生长,控制青苔在池塘中的蔓延。

4、保持蟹池水草搭配均衡和适当的覆盖率

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作用很大,不仅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而且能调节水温,提供隐蔽场所,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和重金属,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水体污染,蟹池内应移栽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水草,栽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60%以上。

5、适时补放螺蛳

清明前后,每亩投放螺蛳200公斤,养殖中期根据螺蛳量的多少,可在8月份适量补投一次。

6、科学合理投喂饵料

饵料投喂坚持两头精、中间青的投饵原则和“四定、四看”的投喂方法,45月初期,饲料以新鲜野杂鱼和颗粒饲料为主,68月份中期投喂小杂鱼,辅以小麦、玉米等,投喂量上午投1/3,下午投2/3.

7、保持蟹池内有充足的溶氧

在高温季节要控制水草的密度,防止水草腐烂污染水质,造成河蟹缺氧,采取科学投饵,定期施肥,保持水色良好,使用增氧机或微孔增氧,保持蟹池内有充足的溶氧。

一要坚持巡塘。早、中、晚各巡塘1次,早晨主要是检查池中有无残饵,以便确定当天的投饵量;中午主要是观察池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是观察河蟹活动、吃食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二要定期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7-9月份雷暴雨和台风多发季节,更应加强检查,严防防逃墙被大风刮倒、池埂被大雨冲坏等,发现问题,及时加固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跑。

  三要定期检查塘埂及进排水口情况。检查塘埂有无漏水,检查进排水口密眼网是否封牢,确保池水位稳定,防止河蟹从漏水孔和进排水口逃逸。

  四要加强脱壳蟹饲养管理。刚脱壳的河蟹蟹壳较软,体质较弱,易遭敌害和同类袭击,发现脱壳蟹可多投喂一些适口的动物性饵料,使其尽快恢复体力,增加防御敌害能力。

  五要维护好蟹池安静环境。在生产中常有一些蟹在脱壳过程中死亡,人为的惊吓,敌害的侵袭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因而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特别脱壳期,一定要维护好蟹池安静环境,尽量不要干拢河蟹的吃食、脱壳,以提高脱壳蟹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