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向日葵的需水规律和耐旱性,一般在播种到出苗阶段要掌握顶凌播种或抢墒旱播、播前浸种等都有良好的防旱抗旱作用。从出苗到现蕾阶段,这时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较慢,根系生长很快,可不浇水,实行蹲苗。从现蕾到开花阶段,此时需水量占其一生总需量的43%,是关键时期。据试验,在现蕾期浇水一次的亩产150.5千克,现蕾和开花期浇水2次的亩产180.6千克,现蕾开花灌浆期浇水3次的亩产205.6千克。没浇水的亩产只有65千克。在灌溉方法上主要分:播前的贮(蓄)水灌溉和生育期的灌溉两种。贮水灌溉又分秋灌、冬灌和春灌三种。主要是在我国北方从11月上旬开始到地表结冻前为秋灌,水分入渗较深,保水性较好;结冻后为冬灌,有疏松表土的作用;3月至播种前春灌。水分蒸发损失大,表土易结松结在盐碱地实行秋冬灌的,水量不能太大,灌后采取拖、耙措施,避免盐碱为害。生育期灌溉,在畦种并浇地区采用畦灌法,小畦浇少水,大畦条灌进度快。垄作地区实行沟灌,灌水深至垄高的三分之二,让水逐步渗透到根部。防止垄土板结。要克服大水漫灌现象。不仅浪费水、灌不匀、使土板结,还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渍化。盐碱地灌水,一般采用大水灌、排结合的方法,起到淋盐洗碱的作用,灌后的地块,地表快干白时要及时松土保墒,压盐碱上升。有些地方在旱季过后,进入雨季还要采取高培土、深开沟等办法进行排渍防涝。抗旱灌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的先进措施,效果将更加显著。
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玉米的1.74倍。但因其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向日葵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从播种到现蕾,比较抗旱,需水不多,仅为总需水量1.9%。而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现蕾到开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对产量影响很大。此阶段恰逢雨量较多,基本上能满足向日葵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如过于干旱,需灌水补充。开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较多,约占总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油脂含量。
上一篇: 玉米螟发生有哪些规律?
下一篇: 初养仔鹿应精心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