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鼓粒期,营养生长已经基本停止,生殖生长正处于旺盛期,植株体内有机营养大量向籽粒运转,籽粒逐渐膨大,是大豆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
大豆鼓粒期对磷、钾肥料的需要量较多,此期这些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取,而耕层以下土壤中的养分转化释放能力弱,这就导致了大豆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不协调。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成为限制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
大豆鼓粒期根外喷肥,能缓解大豆需肥与供肥的矛盾,加速同化产物的积累、转化和运输。此期根外喷肥可促进养分向籽粒转运,减少和避免秕粒,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大豆开花期开始,对磷素吸收加强,一直持续到成熟期。钾素主要能调节植物生理生化机能,在大豆生育后期与磷素配合,加速物质转化成为贮藏形态,促进籽粒膨大。因此,在大豆鼓粒期根外喷施0.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1%硼砂+0.1%红糖混合溶液,隔7天再喷一次,对减少秕粒,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显着效果。据试验,连喷2―3次一般可增产12―15%。
大豆鼓粒期,营养生长已经基本停止,生殖生长正处于旺盛期,植株体内有机营养大量向籽粒运转,籽粒逐渐膨大,是大豆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大豆鼓粒期田间有积水现象,容易造成根腐早衰。因防治大豆病虫害,用药浓度高,兑水量少,极易造成黄叶焦枯药害发生。
大豆鼓粒期田间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适时叶面喷肥:每亩用0.3~0.5千克尿素和70~1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30千克,叶面喷施。
2.及时灌好鼓粒水:鼓粒成熟期正处于降雨高峰之后,土壤水分往往不足,即农民所说的“秋吊”。有条件时可灌溉补水。
3.拔除田间大草:在杂草种子未成熟前,人工拔除田间大草。
4.防治荚粒虫害:如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等。
上一篇: 大暑前后对向日葵的管理措施?
下一篇: 高粱生育期是怎样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