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其他食用菌 > 食用菌生长发育对通气条件要求是什么? 其他食用菌

食用菌生长发育对通气条件要求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食用菌为好氧性异养生物。通过释放胞内或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呼吸作用是食用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不同发育阶段需氧量大小不同。一般生殖生长阶段需氧大于营养菌丝阶段。

(一)营养菌丝阶段 不同菌类在营养菌丝阶段需氧量存在着差异。将菌种接在有较长斜面试管中,一部分试管用石蜡封口,另一部分用棉塞封口作对照。置同一温度(20-21℃)下培养,比较两者菌丝生长情况。从试验 12种食用菌来看,实验表明,氧的正常供应对菌丝生长是必须条件,在通气不良情况下,不同菌的菌丝生长受到影响也不同。如香菇、金针菇、砂耳,在较低的氧分压下能或多或少生长,但大多数受到严重抑制。栽培实践中当通气不良时,多表现菌体生活力下降,生长缓慢,菌丝体稀疏灰白等。

菌丝生长阶段不仅需要氧气供应充足,同时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反应敏感。据测定双孢蘑菇菌丝体在10%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其生长量只有正常通气下的40%,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产量越低。平菇等食用菌虽能忍耐一定的二氧化碳,但浓度较高时就抑制菌丝的生长。平菇袋料栽培,采用塑料袋微孔通气发菌技术使发育时间缩短 40%,成功率达 95%以上,杂菌发生率明显下降。在香菇、银耳等袋料栽培过程中,采取增氧发菌措施,也有促进菌丝生长的效果。

(二)生殖阶段对通气的要求 食用菌由营养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即子实体分化初期,低浓度的二氧化碳(0.034%-0.1%时)对子实体的形成是必要的,但一旦子实体原基形成,由于呼吸旺盛,对氧气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这时0.1%以上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子实体就有毒害作用。据调查,在人防工事中栽培平菇,如洞中 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毫克/升以下时子实体尚可正常形成;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300毫克/升时,就会发生畸形菇。实验还发现凤尾菇比平菇能忍受更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说明不同种类所忍受的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不同的。

良好的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此外,适当通风还可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菌滋生。可见,栽培食用菌过程中,菇房内经常进行通风换气,是获得高产优质子实体的一项关键措施。

胶质菌(银耳、木耳)进行室内栽培通风不良时,耳片不易展开,即使展开,耳蒂也过大,干品泡松率低。香菇野外人工段木栽培时畸形率为1%-2%;而在室内进行代料栽培时,往往第一潮菇的畸形率高达50%-70%,这和栽培室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有关。

灵芝子实体形成对二氧化碳更为敏感,二氧化碳在0.1%浓度时不形成菌盖,菌柄分化呈鹿角状;二氧化碳浓度增到10%时子实体形态极不正常,甚至连皮壳也不发育。又如双孢蘑菇,当菇房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时会出现菌柄长、开伞早、品质下降等现象;二氧化碳浓度超过6%时,菌盖发育受阻,菇体畸形呈鼓锤状,商品价值受到很大影响。人工栽培金针菇时与上述情况则不同,在菇蕾形成之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到1%,子实体产量和品质良好,但二氧化碳浓度高于5%时,,又抑制子实体的形成。因为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金针菇的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人们利用这一特性促使子实体不易开伞,使菇柄生长达到一定长度以提高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