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铜植株生长瘦弱,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卷曲,叶缘黄灰色,叶片上出现坏死的斑点,分蘖或侧芽多,呈丛生状,繁殖器官的发育受阻。禾本科作物一般对铜都比较敏感。缺铜时,新叶呈灰绿色,卷曲,发黄,老叶在叶舌处弯曲或折断。叶尖枯萎,叶鞘下部有灰白色斑点,有时扩展成灰色条纹,最后干枯死亡。分蘖多,呈丛生状,分蘖大多不能抽茎成穗,或抽出的穗扭曲畸形,不结实或只有少数瘪粒。果树缺铜,如柑桔、桃树等叶片失绿畸形,枝条弯曲,长瘤状物或斑块。甚至会出现顶梢枯死,并逐渐向下发展,侧芽增多,树皮出现裂纹,并分泌出胶状物。果实小,果实变硬。
铜是植物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中有许多功能酶,如抗坏血酸氧化酶、酚酶、漆酶等都含有铜。在氮的代谢中,缺铜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氨基酸的比例发生变化,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缺铜可抑制光合作用的活性,使叶片畸形和失绿;在木质素的合成中,缺铜会抑制木质化,使叶、茎弯曲和畸形,木质部导管干缩萎蔫。缺铜还能影响花粉、胚珠的发育,降低花粉的生命力,同时缺铜的植物,抗病性差,容易发生白粉病。;
上一篇: 如何防治菊花白锈病?
下一篇: 怎么防治葡萄缺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