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田间湿度大,群体大的麦田更易感。
小麦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根腐病又称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危害小麦的各个部位,尤以根部受害较为严重。
发病规律
病原物为小麦离蠕孢菌,主要侵染源是土壤里病残组织中的菌丝体和带病种子内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小麦播种后,种子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
幼芽和幼苗,引起芽腐和苗枯。病菌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穗部和种子,造成叶枯、穗腐和黑胚粒。3
小麦根腐病病情加重的原因
种植方式单一,小麦玉米连年重茬导致土壤中致病菌的大量积累。播种较晚,较深,造成幼苗出苗缓慢,延长了侵染时间,为致病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玉米秸秆还田粉碎轻,加上整地质量差,土壤坷垃较多,出苗晚,发苗慢,形成弱苗,增加了病菌侵染机会。推广品种抗逆性差,倒春寒使麦苗受冻害,诱发了根腐病的发生。
上一篇: 水分對馬鈴薯的生長、結薯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