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对泥鳅的影响
泥鳅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肉质鲜美,并且有药用价值,具有产量高、效益高、易推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广泛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传统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由于池塘底部的排泄物、残饵长期累积,造成淤泥较多,有机物含量较高,导致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氨氮在水中以氨(NH3)和铵(NH4+)两种形态存在,而非离子态氨(NH3)对鱼类有较强的毒性。由于硝化作用可将水体中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1],而亚硝酸盐能与鱼体血红素结合成高铁血红素,使鱼体血液中含亚铁的血红蛋白(Fe2+)变成高铁血红蛋白(Fe3+)。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载氧气,使血液携带氧气的机能受到影响,造成组织缺氧,鱼群体质下降甚至影响生长。泥鳅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中,会产生中毒现象,表现为慢游,失去活力,甚至死亡。
上一篇: 黑粉菌的夏包子和冬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有何特征?
下一篇: 深松机的使用与调整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