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防治杨扇舟蛾?
1、人工物理防治: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
2、生物防治: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害虫产卵初期,50个/公顷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 / 公顷。杨扇舟蛾卵期有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黑卵蜂(Telenomus sp.)、毛虫追寄蝇(Exorista amoena)、小茧蜂(Apantale sp.)、大腿蜂(Brchymeria cbscurata)、颗粒体病毒G.V、灰椋鸟(sturnus cinerceus)等天敌,要注意保护利用。
3、打孔注药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为2~4毫升/10厘米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4、喷药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毫升、阿维菌素6000~8000倍。2至3龄期树,喷25%灭幼脲800至1000倍液,或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或喷80%敌敌畏800至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至8000倍液。
5.药剂防治:
(1)瑞禾林Ⅰ号亩用量50克,兑水30-50公斤水于幼虫2-4龄期,以机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2) 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5-6克/亩,沉降剂尿素10克,于幼虫2-3龄期飞机超低容量喷雾。
(3) 瑞禾林Ⅱ号:亩用量500克,于幼虫2-4龄期以机动喷粉机喷粉防治;
(4) 0.5%甲维盐乳油:亩用量50ml,或者稀释800-1000倍兑水机动喷雾防治,也可以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亩用药量50ml,沉降剂尿素10克。
(5) 1.8%阿维菌素乳油:亩用量30-40ml,或者稀释1000-1500倍兑水机动喷雾防治,也可以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亩用药量40ml,沉降剂尿素10克。
上一篇: 有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 鱼中毒死亡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