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杂交制种工作中,利用苗期具有隐性或显性指示性状的品种(系)做母本或父本,不用人工去雄,以具有相对显性或隐性性状的品种(系)做父本或母本授粉。然后,根据R 苗期指示性状的有无,间除假杂种。这样,可节省人工去雄的工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目前,可应用的指示性状主要有芽黄、无腺体、紫色叶、叶基无红斑及子叶柄无茸毛等。芽黄是棉花叶色的一种突变,表现在棉株幼苗期的顶端嫩叶呈黄绿色,随着棉株的生长,会逐渐地变为正常绿色,但顶端新生的嫩叶,仍为黄绿色。直到现蕾时,芽黄现象才完全消失。杂交制种时,用具有芽黄性状的品种做母本,不去雄,以具有显性性状的正常绿叶品种做父本授粉。母本植株上产生的种子, 播种出苗后,出现正常绿叶的幼苗,一定是杂种;而显现芽黄的幼苗,必然是由母本自交的后代,即假杂种,可以间除。因大多数现有的芽黄品种,并不一定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所以,利用时,必须经回交转育,将它转人到优良品种中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963)曾用回交法,将芽黄性状转育到彭泽1号中,育成了芽黄彭泽1号,用于杂交制种。原北京农业大学利用芽黄育成的核不育两用系81A,用两系法配制杂交种时,在苗期便可容易地拔除可育株。棉株上腺体的有无,也呈显、隐性关系。利用优良的无腺体品种或经回交转育成的无腺体品种做母本,不去雄,授以有腺体的父本品种的花粉。将母本上所收获的种子,播种出苗后,如幼苗茎、子叶和叶片上未显现腺体的,便是由母本自交的种子长出的幼苗,即假杂种,应间除;留下有腺体的幼苗,便是真杂种。用此法不去雄授粉,一般可获得70%左右的杂种。
上一篇: 购买菌种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下一篇: 蓟马的物理防治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