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
1、土质: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强的土壤,忌选土质黏重的土壤,pH值适宜范围为在4.8~7.0之间,高于8低于4均不适合马铃薯种植。
2、地势:选择排水良好、坡降适中的坡岗地,低洼易涝地不可种植马铃薯。
3、前茬:选择麦类、玉米等禾谷类茬口为最佳,其次为豆茬,避免甜菜茬、葵花茬和茄科作物,选择的地块要没有氯磺隆、普施特、阿特拉津等农药残留。
4、清理地块:选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在整地前一定要把地里的残留秸秆清理干净,便于机械作业。
二、整地。
1、时期:秋整地或春翻地。
2、深松:深度要求40~1125px,达到全层深松。
3、深翻对于残茬多或草荒地,深翻要求28~800px,翻垡严密。
4、耙地:要求整平耙碎达到播种状态,清除地里石块、塑料膜等杂物。
三、种薯准备。
1、种薯的质量要求:必须选用脱毒种薯,种薯具有本品种的特征、无混杂现象;按种薯繁育技术生产,达到相应种薯质量标准的良种;当地主要的病毒、病害及虫害的存在比率不超过该级种薯要求的标准;没有严重的机械创伤;具备种薯所要求的大小规格;生理年龄适中、贮藏良好、无生理因素形成的种薯异常变化;无腐烂,芽长不超过25px。
2、种薯选择:选择的种薯要达到种薯质量要求,薯块水分状况及感观良好,大小在40~150g(50g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
3、品种选择: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品种特性、市场需要、生产用途和产业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品种进行种植;依据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抗性强的品种种植,结合栽培水平选择产量高、抗性强、市场好、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4、品种结构:按产业结构要求,优化品种特性,同时考虑当地农时特点,做到早、中、晚熟期品种搭配。
5、困种催芽:困种温度控制在3-7℃之间,芽长不超过12.5px(机械播种)~25px(人工播种);催芽温度7-10℃,催芽时间2周左右(荷兰十五建议7天,夏菠帝10-15天)。一般催芽后,25天-30天即可出苗,不催芽需要40天左右出苗。
6、切种:种块要求在40~60g左右,切立块,保证每个切块上有1~2个芽眼,低于40g的种薯整薯播种,切种人员每人至少准备2-3把刀,切薯时切刀要放在2-4‰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75%酒精中浸泡;切刀消毒时间7分钟,当切到烂种时,扔掉烂种,把刀放在溶液中消毒,要换一次刀。
7、药剂拌种。滑石粉药剂拌种,丙森锌(含锌量15%以上)(或者58%甲霜灵锰锌)100g+甲托(或多菌灵)100g+滑石粉3.5-4kg(亩用量),一般拌种薯150公斤。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要选用塞虫嗪等杀虫剂拌种。
8、切块时间:播种前3~5天把种薯切好,切种薯时切刀尽量靠近芽眼,刺激芽眼萌动。
9、切块存放。种薯切块拌种后阴干,避免阳光直晒,长条堆存放,品字形方垛,堆高不超过6层,注意通风,杜绝发烧烂种。同时要苫盖防雨,如果遇雨,要倒堆防烂种。
上一篇: 葡萄苗木繁育方法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