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散栏式奶牛舍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散栏式奶牛舍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饲养场所的布局设计:现代国际流行的规模化散栏饲养场,因所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其建筑设计有多种结构和类型,但规划布局主要皆由成年母牛生活区、挤奶厅(包括奶库)、等候挤奶区、产房医疗区、后备牛区、草料供应系、粪便处理区系、通道系统共八个单元相互配合而成。而小规模的家庭散栏场只需对其中挤奶厅和成年母牛生活区两个重点单元的建筑和设备进行适当设计,其余部分可简化附属于此的单元内兼用。成年母牛生活区内设置暖棚、 自由牛床(共用)、土地面(即供牛反刍和休息处)、水泥通道、饲槽、水槽、隔离栏和遮阳棚等。总体布局要符合畜牧卫生学要求,要以安全、健康、便捷、经济为原则。



2.分类饲养:鉴于散栏式饲养完全使奶牛处于自由自在状态,则需根据奶牛之间有彼此亲和力,但又时而出现互相顶撞的生物特性,以及考虑到禾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况、不同个性的特殊需求.必须将存栏奶牛分为犊牛、育成牛、成母牛。成母牛又分为低产牛、中产牛和高产牛,或分为乳前期、乳中期、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进行分类饲养,区别对待,方能达到预期目的。这种要求固然起步麻烦,但作为标准化的奶牛场必须这样执行。

3.饲养工艺:必须由传统的精料、粗料分开饲喂向精料、粗料混合饲喂方式转变,且混合日粮中应有5公斤以上的长纤维饲草,如优质青干草。这不仅是为了克服优质粗饲料不足或单纯追求奶牛高产而过量使用精料,造成酸中毒的弊病,而且有利于实现饲喂过程机械化、现代化,再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精粗混合日粮喂牛是值得提倡的新方向、新工艺。

4.场地及奶牛管理:散栏式饲养,奶牛行走机会多,蹄子磨损加剧,且又可能时常浸泡在粪尿中,而导致蹄病增多。故除了加强清扫和牛通道及牛床使用软性和干燥材料制作外,应对蹄部定期开展药浴和修整,严冬还须涂油(要用植物油,切忌使用废机油)防蹄匣冻裂,有蹄病及时处治。此外,牛只昼夜自由活动,无固定停卧处,对发情鉴定带来一定难度,除加强配种员责任心,增加发情观察次数外,不妨采取一些新技术,如电脑监控跟踪摄像、同步发情法、试情法等,以免错过母牛的配种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