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草鱼肠炎如何防治? 其他水产

草鱼肠炎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草鱼肠炎如何防治?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一、原因

  立夏后当水温超过24℃时,给草鱼投喂大量未经消毒的水草或劣质的饲料,容易患此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草鱼的食欲旺盛,几天后偶尔发现死几尾鱼,这时往往不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因为大部分鱼食欲特别旺盛,只以为是自然死亡,继续投喂,而且强度不减,这就导致患病鱼越来越多,导致草鱼大批死亡,此时情况已比较严重。所以当发现死鱼时,就要仔细检查,及早确诊,同时选用优质饲料,适度投喂,对捞取的水草要进行消毒。

  二、症状

  病鱼肛门外突红肿,肚子膨大,腹腔积水,轻压腹部,从肛门流出淡黄色液体,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微发白,肠壁血管充血,粘膜脱落,拎起鱼肠,则一节一节断裂,肠内无食物。另外,胸鳍基部、腹部、眼眶周围等部位充血。蛀鳍,鳞片脱落处腐烂,有水霉菌症状。综合诊断:主要为细菌性肠炎,并发出血病和赤皮病。

  三、预防

  在大麦黄或开食时用韮菜、大蒜头切碎捣烂拌成铒料进行投喂。方法:100千克饲料加大蒜头2—3公斤、食盐0.3—0.5公斤拌和。

  四、治疗

  第一天,全池泼洒杀虫药。(阿维菌素、速效灭虫灵等)

  第二天开始,投喂药饵,连喂10天:同时全池泼洒消毒剂,连泼5天。药饵制作过程:每100千克饵料加入鱼用氟哌酸150克,护肝宝300克,维生素C 75克,将这三种药放入粘合剂中,用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拌入饲料中,搅拌均匀,并在阴凉处风干,然后投喂,因为维生素C遇高温分解,所以用凉水搅拌,不宜强光直晒。

  注意:发病和用药期间,不要拉网捕鱼,不要大量换水,不要施无机氮肥和生石灰。原则上就是保持池水的稳定,使鱼类能安静地治病,否则鱼体会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池水的氨氮浓度升高,毒性加剧,造成病情加重,引起大批死鱼。

  五、建议

  为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使草鱼肠炎病少发生或不发生笔者建议:

  1、选用优质饲料,减少肠炎病的发生,这是防病的基础。现在饲料价格较高,有的饲料厂家为了压低价格,采用劣质原料,加工成饵料。鱼吃了这种料,即受到损害,发生脂肪变性,使鱼体免疫力降低,很容易患肠炎病,因此选购饲料时不能贪图便宜,应选用有信誉的大厂家饲料,品质才有保障。

  2、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有死鱼,应及时剖检,查找病因,如是肠炎,应马上减少投喂量,并及时施用外消与口服相结合治疗。

  3、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杀虫,可减少烂鳃、赤皮等病的发生;在治疗内脏疾病时,也要先杀死体表寄生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高温季节定期泼洒高效温和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菌毒双杀、强氯精等,全池泼洒,有效杀灭病原体,改善水体环境,防上疾病暴发。

  5、治疗时,应联合用药,尽量减少药物对鱼体的伤害,防止产生抗药性,并缩短疗程。护肝宝有健肝利胆的作用,促进胆汁分泌,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治疗脂肪肝,并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对鱼体有解毒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和抗感染能力,增加机体抵抗力。这两种药和氟哌酸共同作用,能充分调动鱼体各种机能,共同抵御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草鱼肠炎病防治措施主要有:第一,外用一次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进行养殖水体消毒。第二,在外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杀菌消炎药品(诺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或大蒜素等),延续使用5—7天。第三,外用消毒剂2—3后倾泻一次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环境;内服药物停滞后,使用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增长肠道消化有益微生物总量,修复肠道内黏膜,调节肠道机体环境,连用5—7天。第四,在养殖管理进程中,延续维持良好的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体环境;每隔15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有益微生物含量,延续使用3天。第五,科学地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做到“四定”和“四看”。第六,做水体预防消毒工作,每半月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