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杜鹃花开的娇艳,首先熟悉杜鹃花的生长环境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忌用碱性或黏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阳防晒,冬天要防冻保暖,最好移入室内。按照上面介绍的细节,精心养殖,杜鹃花一定会开得十分娇艳。杜鹃喜欢肥土。使用多年的枯枝落叶堆积腐烂而成的酸性腐殖土,栽培杜鹃最为适宜。粘土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不宜使用,特别
第一:3月起,每隔15天施入1~2次氮磷结合以磷为主的稀薄追肥,以增加开花所需要的营养,促使花蕾饱满,开花大而色彩美。这样也可防止虽有蕾,但因营养不足,花蕾枯萎而开不出花。但要注意,切忌追施浓肥,否则,因肥料过多,也会造成花蕾枯瘪而不开花。第二:要及时进行疏蕾。培养得法的杜鹃花(包括西鹃),这时一般是花蕾满枝。为了使它开花大而色艳,每1枝
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佤药】歹哩哑:花、果实治疗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
土壤杜鹃花为浅根性喜酸花卉,根须纤细密如丝发,分布在盆土上层,因而最忌黏重及碱性土壤。无论养殖或栽植都必须使用酸性培养土。南方多用黑山泥或红山泥,北方如丹东地区习用落叶松腐殖土。北京用草炭土和素面沙各半,加入少量腐叶土和厩肥堆置一段时间,肥土融和后使用效果很好。家庭少量莳养,可用市售君子兰培养土搓细加三成面沙栽植,植盆不宜过大偏深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
鹃花开花后,花朵谢去,自然脱落,但花梗一般仍留着,有的正在孕育种子,有的日久后枯干了。这花谢的花梗,如果需要留种育籽的,仍应留着。如果不想留种育籽的,应该及时去除,这不仅为了保持美观,也为了防止消耗营养。去除花梗的方法,应采用“扭转法”,不要直接攀摘,否则易损伤叶芽;用剪刀剪去花梗也可以。。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
褐斑病病害初发时,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不规则状大斑点,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使受害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当年开花及来年花蕾的发育。这种病常发生于梅雨季节湿度大的时候。防治方法是平时要注意让植株通风透光,不使湿度过大,并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混合肥,增强植株抗侵染及生长能力。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
西鹃娇嫩。扦插繁殖发根需2个月,且成活率低,故一般用嫁接法繁育。
杜鹃花原产中国及亚洲南部高山地区,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喜夏季凉爽和湿润的气候,怕暑热,经不起北方的烈日暴晒,喜通风的半阴环境。怕严寒,忌浓肥。适温为12-2590,如超过3590,易致枯萎。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偏酸性的腐叶土为佳,pH值5一5.5,在碱土中叶片黄化枯萎。
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植物繁殖方法一向分为有性和无性两大类。前者是用种子繁殖,即称为有性繁殖。后者是用植物体的一部分,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使它形成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植物。这种不含有性器官行为的繁衍方法称为无性繁殖。因为所采用的植物体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所以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采用何种繁殖方法取决于繁殖目的和所具有的环境条件。若个人业余栽培
人秋起,有些地区常常会出现秋雨和闷热的天气,如果杜鹃花种植或摆放的环境不当,就容易患此病。发现上述病害后,一方面应改变环境,另一方面可喷洒多合剂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物防治。
~盆花整形,一般整修成伞形、宝塔式、绣球式、悬臂式、俯枝式、盘龙式等形。整形方法如下:伞式:主干lOcm左右,无中心干。主干上四周分布4~5个主枝,主枝上自然均匀分生侧枝,向四周扩展,对上部徒长枝及时摘心,促进分枝。宝塔式:主干10cm左右,主干延伸成中心干,然后主枝在中心干上分别着生成2—4层。每年修剪时,控制上层、扶持下层,逐年成为宝塔形。
杜鹃花一般从立春开始至初夏止,每隔7~10天施1次稀薄饼肥水(肥液1份,加水9份)。花芽分化期(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至8月中旬止),增施1次速效性磷肥,如0.2%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促进花芽分化。花谢之后新枝生长期,肥料浓度可适当增加。但切忌施浓肥和生肥,以免损伤根系,造成叶片枯萎脱落。盛夏季节,杜鹃生长逐渐缓慢而处于半休眠状态,过多的施肥不仅会
杜鹃花可以用肥料,在栽种和换盆时需要加入基肥,开花之前施肥以磷肥为主,花后需要补充一定的氮肥;基肥在杜鹃花栽种或换盆时,掺入到基质之中,通常选择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合肥。肥料不宜过浓,因为此时的植株需要缓苗,浓肥会对其生长不利,所以使用前要进行稀释。在开花之前,充足的肥料可以增加花朵的数量,也会对开花质量有帮助。此时施肥以磷肥为主,
一般来说常见的杜鹃花花色是红色、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粉色,
合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
修剪杜鹃花的时候,要注意修剪掉枝条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长度,不能修剪的太多或是太少,这样会影响它的生长和美观。但是对于一些枯枝,病枝条,要从基部底部剪掉。修剪下来的健康的枝条不要浪费了,还可以扦插到湿润的盆土里面,保湿遮阴,促使它长出根来,还可以繁殖出杜鹃苗来。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