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盆栽菊在春节开花,应在10月中旬进行扦插,插穗须经长日照处理,生长健壮,8-10厘米长。将插穗插于盛有培养土的花盆、木箱或露地苗床内,浇足水,不需遮阳。2周后可生根,11月中旬上盆定植。此时天气转凉,转入温室内,用塑料薄膜搜盖在棚架上。上盆后到花曹形成前温度保持白天20-25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植株花蕾形成后,正值寒冬,夜间室外要用草帘遮
防治方法:①及时防治蚜虫,避免带毒传播。②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③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④用25~3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喷洒病株,有一定效果。
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全光喷雾扦插生根快,成活率高,一般在夏季大量繁殖期间采用.
菊天牛又称菊虑。每年5~6月份成虫交尾后,在菊花的茎梢部咬成刀切状的伤口。伤口绕茎干大半圈,成虫便在伤口内产卵,每伤口产卵1粒。幼虫沿茎干向下蛀食,直至根部。幼虫化蛹、羽化为成虫都是在蛀道内完成。菊天牛的成虫为圆筒形,黑色,体长6~11毫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红色圆斑。幼虫乳白色,圆筒形,头部略小。菊天牛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根际越冬,有时
72%克露(或克霜氰或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等。
菊花光照时间:菊花对日照的反应因种类、品种不同而异。夏菊对日照的反应为中性,而秋菊、冬菊则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对光的感受比较敏感,但菊株的年龄不同,对短日照的反应也有差异。秋菊在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营养生长;在短日照条件下,则有利于生殖生长。菊株一般生长到正常展开10片叶后,日照长度在14.5小时内,花芽开始分化。但花芽分化后,要13.5小
一般冬眠后经过各个生长过程都有一定的时间,在秋天基本都发展到开花这一阶段。其实菊花可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放,但因其习性为:(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
(1)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2)加强管理,实行轮作;选择宜排水的砂性土壤栽种;合理灌溉,加强植地沟渠管理,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3)发病初期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3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杀菌王
常见病虫害有:锈病、黑斑病、病毒病、立枯病、翠菊枯萎病、叶螨、钻心虫等。
百日菊的扦插繁殖如何进行??xml:namespace>扦插育苗,可选择长10厘米侧芽进行扦插,一般5-7天生根,以后栽培管理与播种一样,30-45天后即可出圃。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的万寿菊品种。(2)苗床使用无病菌的土壤,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肥料,避免在地势低、湿度大的苗圃栽植万寿菊。发病重的地区要注意轮作。(3)精心养护,雨季到来之前开展预防性防治,并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
菊花的营养繁殖包括杆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叶芽插。
1.清洁园圃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芍药、海棠及槐、柳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具有显著效果。2.剪除带病虫枝叶冬季修建是园圃管
菊花的开花期约20天。一般于11月初开花较为集中。
原产中国,在中部、东部、西南分布广泛。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南塘等地,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河南、河北、安徽、浙江等地。
进入秋季,菊花管理应注意水、肥、抹芽、矮化、疏蕾等后期管理。及时抹去叶芽叶腋中出现的芽苞,每7~10天就要将新枝、新芽用刀片除掉,以减少消耗营养,集中孕蕾开花。强化水管理菊花在整个生长季节里,应始终节制浇水、可浇半水(不浇透),应在上午10点前后浇,以免晚上徒长。施肥菊花喜肥,在8月立秋后开始追肥,每10天一次。进入9月每5天追一次。可施磷为主
苍术、牛蒡、苍耳子、蒲公英、菊科(Compositae):[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
非洲菊种植后7~9周即开始产花,其最适采收时期为最外轮花的花粉开始散出时。一般单瓣品种需花朵外围2~3轮雄蕊成熟,重瓣品种需要更成熟一些才采收。宜在清早植株水分较充分时采收,要求花朵完全展平。采后立即放入水中送往包装车间及时处理,以便花梗吸水,延长其保鲜时间。
病菌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由水流、病健根接触传播,病苗作远距离传播。扦插土壤基质不消毒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基质湿度大、扦插密度大、高温高湿、覆膜上冷凝水多等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夏季扦插非常容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