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为出发点,以水毁灾毁工程修复为重点,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基础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巩固、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
根据作物需水要求和水源供水条件,有计划地在各渠系或用水单位之间进行合理的水量调度和分配。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膜下滴灌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技术,其主要关键点是滴灌管上设置有高科技的滴头,使水以均匀的水滴形式滴入作物根部。其优点是:节水效率可达70%;可灵活调控用水量,根据蔬菜生长规律,适时适量的向作物根部供水供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缺点是:水质不好容易堵塞滴头,水质要求高,水压设置要高并可控;投资较大,每亩在2000元左右,技术要求高。适宜在日光温
作物为了获得生长需要的水分,大都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根系也不是全部都能吸水,主要是在根尖部分进行。其中以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大,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较小。由于根系吸水主要在根尖部位进行,所以农田灌水应考虑作物大部分根尖的深度。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就是根压和蒸腾拉力。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根压把根部的水压到
玉米植株高大,叶片茂盛,生长期又多处于高温季节,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大,为了制造大量有机物质,也需要消耗较多的水。据山东、山西两省灌溉实验和调查,在生长旺盛期内,一株玉米每昼夜耗水1.5~3.5公斤,而生产1公斤籽粒,则需耗水1000公斤左右。另据实验调查:黑龙江省春玉米的需水量为263~400方/亩;内蒙古黄河灌区亩产350~500公斤的春玉米需水量为220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1.秋翻地。秋翻深度达30厘米以上,使土壤充分接纳秋、冬季的降水,早春顶凌细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2.免耕法。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少动土,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深松不翻地保持了原耕层不变,提高了贮水量;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减少了机车进地次数,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使亩施肥量逐年递
地下水位下降后,由于破坏了原地层的受力平衡,在地面载荷(压力)作用下被疏干的含水层就会被压缩,因此可造成地面下沉,建筑物倾斜、开裂,桥梁、道路变形等严重的后果。另外,地下水位下降还可引起海水倒灌、咸水入侵等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
旱作节水农业栽培技术是雨养农业区节水、保墒、耕作等一系列综合农业技术措施,该项技术通过机械深松、节水灌溉、应用保水剂等方式,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用水量。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谢谢采纳】以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土壤保墒为主的一整套旱作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机械、高新技术并举,蓄水、输水、用水、管水齐抓,集雨工程
畜禽舍内无论出于降温的目的,还是用于喷药都需要雾化高,水滴悬在空气中,所以应该用雾化很好的离心式微喷头,当然这种工况下水泵的工作扬程应该在50米以上,这样雾化效果更好.喷洒时间要严格控制,降温7~15分钟,消毒2~5分钟.在畜禽舍外顶上安装因人上去维修不方便,应该用折射式微喷头,它没有运动部件,可靠性好.
‘|晚、均、控、“良好配套节水增产技术。播后镇压、覆膜、沟灌、秸秆覆盖、间作套种、等主要有:(1)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2)农田覆盖。(3)增施有机肥,推广节水施肥技术。(4)化学调控技术。(5)深耕中耕。(6)推进节水灌溉制度。1)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由于品种的差异,作物水分利用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玉米等碳4植物比小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主要由水源与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和田间灌水设施三部分组成。1、水源与取水工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源有井水、泉水、沟渠、塘坝、河湖、蓄水池和小水库等。各种水源的水质要达到灌溉水质的标准。除有自然落差水头可进行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外,一般需要用水泵和动力机提水加压。机井取水时除选择适宜机泵外,还应安装压力表、水表、
筛网过滤器的特点是:筛网过滤器结构简单,造价较便宜,它的过滤介质是尼龙筛网或不锈钢筛网,主要过滤灌溉水中的粉粒、沙和水垢等无机物,在国内外微灌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
在推行节水灌溉中,重建设、轻管理仍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灌区的农田灌溉水的水价仅为供水成本价的1/3~1/2。据统计,目前在水、种、肥这农业生产投入三要素中,种子投入占27%,肥料占34%,而灌溉用水只占7%~9%。在一些灌区,水费支出仅占平均纯收入的5%。由于水价太低,导致农民不爱惜水,不舍得在购买节水灌溉设备上花钱;由于水价
提高节水设备质量和产业化程度是降低节水灌溉成本的直接途径,目前西北地区初步能成批生产像微灌设备和渠道防渗的衬砌、喷灌时需要的管材和管件等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的设备,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可靠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塑料喷头的耐水压不高、各种喷嘴间互换性不高、技术所用的参数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各种合金管的管壁过薄而大量不合格,管道接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目前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种: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喷滴灌膜上灌溉膜下滴灌控制灌溉坐水种平整改造科学灌溉首先是种植节水抗旱的作物;其次是利用节水抗旱品种;再者是采用抗旱节水技术措施如喷灌微喷滴灌膜上灌溉,覆盖物覆盖减少蒸发等.
主要成份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
水库、河流作为传统的灌溉水源,多用渠道输水,但是渠道输水损失太大,目前一般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仅达0.5~0.6。为了提高库水、河水利用率,各级渠道应采用防渗衬砌等工程措施或采用管道输水等,田间工程采用节水的灌溉技术。如果灌区内具有小沟、小溪等微水源时,可结合一定的蓄水措施,作为滴灌、微喷或轻型喷灌机组的灌溉水源,加以利用。
在已修建了低压管道灌溉的地方,如果再建喷灌工程,方法有两种:一是废除原有低压管灌溉工程,重新建设喷灌工程;二是在原有工程基础上改建为喷灌工程,此时应在原管道出水处经二次加压实现喷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