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甘蔗 > 如何防治甘蔗蝗虫? 甘蔗

如何防治甘蔗蝗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从蝗虫长期治理看,生态控制是防蝗治蝗的 根本。恢复森林植被、改善海南岛生态环境,是 改变蝗区面貌与控制蝗害的首要措施。只有在恢 复森林植被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的防蝗效 果。加强水利灌溉建设,减少丢荒地;引导农民 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农事操作破坏地下虫卵,减 少虫源基数,从而减少蝗虫发生量;通过合理规 划和科学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 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大 力发展林业种植面积,提高蝗区的森林覆盖率。

根据甘蔗蝗虫发生的基本规律,蝗虫的成 虫、若虫将在 8~9 月大量取食蔗叶的特点,针 对目前甘蔗蝗虫发生呈上升、蔓延的态势,甘蔗 蝗虫的防治必须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及采取以下的具体防治措施:

首先,甘蔗蝗虫灾害治理要坚持“改治并举、 根治蝗灾”的治理原则,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 上,结合应用农业、人工、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 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近期要狠治夏蝗, 控制秋蝗,压低虫源基数,降低暴发频率。组织 上采取重点挑治与普遍防治相结合,群众防治与 专业队防治相结合,应急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 结合,同时还要确保人、畜、水产和环境的安全。

其次,对于甘蔗蝗虫的暴发,要加强蝗虫的 虫情监测与跟踪,由政府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加 强虫情监测,掌握虫情的发生与发展动态,为各 级政府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控制蝗灾提供科学依 据,并由政府部门根据防治适期,统一组织,统 一药剂、统一时间、统一技术进行防治,围歼灭 蝗;大面积、区域性暴发时,可以组织飞机喷药, “打歼灭战”,及时遏制蝗虫为患成灾。

第三,甘蔗蝗虫常规的防治方法,必须以农 业防治为基础,结合使用人工的、化学的和生物 的各项防治技术措施。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铲除蔗田杂草和田边、沟边 杂草,破坏蝗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的场所,减 少虫源基数。

人工防治

在蝗蝻期发动群众扑打,将蝗虫消灭在大量 取食为害之前;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 网捕杀;在条件具备的地方也可采取“火攻”的方 法。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药剂宜选用低毒、触杀性强、击倒 速度快、而且比较经济的药剂,对蝗虫虫口密度 高的区域,必须实施应急化学防治技术,把蝗虫 扑灭在蝗蝻盛发阶段、为害成灾之前。施药时要 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和大风天气施药。

推荐使用的化学农药有:25%氰·辛乳油、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用量为 450~750 mL/hm2;或 5%氟虫腈悬浮剂,用量为 75~150 mL/hm2;或 90%敌百虫晶体 750 倍液;或 50% 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50%的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还可选用 0.4%氟虫腈 超低容量剂或 90%马拉硫磷油剂。

此外,在蝗虫低龄若虫期也可选用 20%灭 幼脲 1 号悬浮乳剂 1 万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控制虫口密度。蝗虫的 天敌有鸟类、蛙类、蜘蛛和螳螂等益虫以及螨类、 病原微生物等。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 境,增加天敌种群和数量,以充分发挥天敌的治 蝗优势,提高灭蝗效率。

此外,还应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 的技术,在蝗蝻三龄前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 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地降低蝗虫的 虫口密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 染的程度,达到长效治理和控制蝗虫灾害发生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