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场中如何防治仔猪黄痢?

猪场中如何防治仔猪黄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抓好怀孕后期母猪营养,进步仔猪初生重和胎儿免疫器官发育。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对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的仔猪则发病。根据这一原理,防治仔猪黄痢工作要从妊娠后期开始,其方法是加强怀孕后期母猪营养,进步仔猪初生重和促进胎儿免疫器官发育。实践证实,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1%牲命1号,明显进步胎儿初生重达1.5kg以上,仔猪黄痢要减少50%以上。


(2)防止围产期感染
部分仔猪一出生便拉黄痢,其原因是围产期感染,这时往往也伴有母猪子宫内膜炎,体温升高等症状。因此,产前15天要做好母猪保健工作,防止感染;再者,母猪产仔舍要彻底清理消毒。


(3)做好出生关中的乳房、阴户消毒工作
部分猪舍卫生不好,乳房、阴户沾有猪粪,仔猪吃第一口奶便连猪粪一起吃进往了,大肠杆菌感染是显而易见。因此,做好乳房、阴户消毒工作是防好黄痢的关键工作之一。


(4)做好泌乳母猪饲养工作,进步初乳质和量

众所周知,三天之内的乳汁叫初乳,也是俗称的“妈妈的第一口奶”,母猪泌乳质量特别是初乳的质和量直接影响仔猪抗病力。初乳既是一副泻药,里面含大量的镁盐,能促进仔猪排泄胎粪;同时,它又是一副“补药”,母猪能抵抗什么疾病,仔猪吃了初乳后也能抵抗同样的疾病,由于初乳含有抵抗这些疾病的免疫蛋白球,所以初乳的质和量,对仔猪的抗病力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做好泌乳母猪饲养工作也是预防黄痢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具体方法是应用母猪专用预混料如北奥后配制全价日粮,哺乳期日粮中添加2%牲命1号。


(5)搞好环境卫生和保温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显然可以减少大肠杆菌对仔猪感染。低温应激可以降低仔猪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因此,做好保温工作,显然可以降低大肠杆菌的感染。


(6)适当用药预防和治疗

仔猪出生8小时以内,用新霉素粉或硫酸粘杆菌粉或氟苯尼考粉按每头0.25g,用打湿的手指头粘上药粉,涂抹在仔猪舌中部和口腔内。

初生仔猪发生腹泻脱水治疗应补液,但静注操纵难度大,可以灌服藿香正气水,再配合肌注恩诺沙星注射液,效果较好。一头发病,全窝同治。治得越早,损失越小。用2.5%海达注射液(恩诺沙星)0.2ml,一次肌内注射,天天2次,连注3~4次。其他药物如强力泻痢灵注射液,也可试用,肌注每千克体重0.15~0.2ml,1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