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农家贮粮方法? 其他禾谷类

农家贮粮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高温曝晒杀虫 粮食入库前,选择晴天放在场上或院子里,最好是水泥地面上曝晒,没有水泥晒场和水泥平台的农户,可在土场铺层塑料薄膜。在曝晒中,粮层不宜太厚,以二三厘米为宜,最厚不能超过5厘米。时间要在5小时以上,每小时翻动1次,能杀死麦蛾、拟谷盗等害虫,还能驱除玉米象。曝晒过程中,要及时查看害虫死亡情况。晒场周围设防虫线。

2.沼气防虫灭虫 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基本不含氧气。因此,将沼气输入粮仓,可置换出其中的空气,形成低氧环境,使粮仓中的害虫窒息死亡。这是一种简易储粮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投资少、无污染、防虫效果好等优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1根塑料管插入贮粮容器的底部,向粮囤内或粮缸内通入沼气,然后密封粮囤或粮缸。一般输入沼气三五天后贮粮内害虫即被全部歼灭。如将通气时间延长20天以上还可以杀灭虫卵,此法用于小麦防虫效果较佳。在输入沼气过程中,为了使沼气快速渗入粮堆中,可用封底而四周开多孔的竹竿,插入粮堆中,然后把沼气通入竹管底部10分钟~20分钟,即可杀死害虫。粮食用袋装堆放的,应先用塑料薄膜把粮堆盖严后再通沼气。由于沼气易燃、易爆,因此采用沼气防虫灭虫应注意5点:一是经常检查系统是否漏气,仓内外严禁明火;二是储粮时输气管中应安装集水器或生石灰过滤器;三是灭虫后,及时晾晒粮食;四是及时排出沼气管内积水;五是贮粮前要确保被贮粮中的水分降到13%以下。

3.植物防虫 主要是利用当地的野生或栽培的某些植物散发的特殊气味,对害虫有一定的杀伤或驱赶作用而进行防虫的方法,一般在粮食生虫前进行。通常的做法是,把这些植物的叶片和茎干采集晒干粉碎,分装到纱布包内,然后放置在粮堆上、中、下部。每100公斤粮用粉一二公斤。常用的植物有:除虫菊、野菊花、苦楝叶、臭椿叶、香椿叶、番茄叶、桃叶、核桃叶、薄荷叶、藿香叶、紫苏叶、樟树叶、辣蓼草、艾草、烟茎和柳树叶等。另外,花椒、茴香、生姜、大蒜、红辣椒和桔皮等调味品埋入大米、小麦堆中,防虫效果也不错。

4.用水产品(干海带、螃蟹壳、甲鱼壳)抑制害虫 干海带吸潮能力强,具有抑制霉菌和杀死害虫的作用,因此,常用干海带储存小麦和大米。方法是:将干海带拌在小麦或大米中,两者的比例是1:100,装入容器内,密封。此法不但能确保小麦或大米2年后仍然不生虫、无异味、色泽如初,而且海带还可继续食用,可谓一举两得。也可将粮食装入缸内或不漏气的塑料袋内,在上边放几个新鲜螃蟹壳或甲鱼壳,加盖或扎紧袋口。对已生虫的粮食,应先清除害虫后,再用该法储存,否则效果欠佳。

5.利用草木灰防虫 干燥草木灰既可防虫,又可防潮,前几年有许多农户采用。其方法是:首先要把干燥的粮食装入容器内,但不要装满,要使粮食低于容器口5厘米~8厘米,然后在粮面上放3层报纸,注意不要用塑料薄膜,最后在报纸上再铺3厘米~5厘米厚的干燥草木灰,加盖封严。这一方法既简单,又有效,适用于储存原粮。

6.化学药物杀虫 化学药物杀虫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抑制和杀死粮食中所含的微生物与害虫,同时抑制粮食自身的呼吸,防止粮食在一定时间内发热霉变和遭受虫害。但粮食生虫后,不能盲目用杀虫药,否则,不但杀不净虫子,反而污染了粮食,对人畜造成伤害。我国目前使用的化学贮藏剂有磷化铝、环氧乙烷、二氧化硫、有机酸等。最常用的是磷化铝,其使用量为每立方米3片,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