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原因:营养和内源激素两大类,如缺钾就是造成晚熟柑橘冬季落果的主因,缺镁严重的树后期落果重;内源激素方面,高浓度的乙烯和高脱落酸/生长素比值能增强柑橘离层细胞壁分解酶的活性,促进离层形成,加重落果。
当然,如果再延伸一点来看,如营养物质的供给、流向,造成内源激素失调的因素也可归为此类,这就包含了不良的气候条件如干旱、多雨、低温所产生的胁迫,以及挂果过多、秋梢不老熟、冒冬梢等养分争抢问题。
病虫原因:病害如蒂枯型炭疽病、疫菌褐腐病等,虫害如实蝇类、吸果夜蛾、桃蛀螟等。
肥水管理:合理控水,虽然转色期适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上糖,但过度干旱时会影响降酸,需掌握好度。秋梢接近老熟时喷施红库叶面肥,零氮全营养的配比不仅适合提高果实品质,还对促花有利,对于晚采留树的在冷空气来临前淋有机肥液+高钾型复合肥,减轻冬季落果。
树体管护:结合修剪,剪去密闭枝条,增加树体透光性;对枝梢密集、果实下垂的隐蔽果园,及时进行吊枝、拉枝、撑果;越冬果冷空气来临前盖膜防冻。
病虫防控:重点防控上述病虫,药剂可选择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等,虫害以诱杀为主。临近采收期不要使用高毒农药,采前一个月不能施药。
上一篇: 萝卜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目前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