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防治 黄矮病的治疗虽有困难,但预防却不难做到,关键是掌握好用药的时间。
1.1 出苗后用药 冬小麦出苗后的10月中旬左右,气温尚高,正是传毒蚜虫从玉米、洋芋等大秋作物上向冬小麦迁移危害时期,而偏偏这一时期又是农民朋友认为“无虫可防无病可治,一年的植保工作应该到此结束”的时期。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预防。药剂选择以蚜虫为主要灭杀对象的内吸性农药为宜。如氧乐菊酯,氰久等。
1.2 翌年返青后用药 冬小麦返青后,传毒蚜虫又从越冬地向麦田迁移。此时,又是一个预防的关键时期,用药原则同于上年秋季。
2 农业防治 根据黄矮病总是从坟地、草滩、草埂向地块中央扩展蔓延的特征来看,带毒蚜虫在冬小麦返青前必定栖息在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丛中,待冬小麦返青之后,便迁移危害。因此,田边地埂上的杂草必须挖除干净。小麦地边坟地、草滩内的蚜虫也要进行灭杀。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 补救措施 田间如发现植株有明显矮化、丛生、花叶等病状时,应即行拔除,及早改种其他作物,以免贻误农时。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②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
③加强水、肥等栽培管理,叶面喷施天达2116和天达裕丰能显著增强植株抗病力。
(1)鉴定选育抗耐病品种一些农家品种有较好的抗耐病性,因地制宜地选择近年选育出的抗耐病品种(如武农986)。 (2)利用微生物菌剂和治蚜防病及防治蚜虫时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拌种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绿都菌剂1号200倍拌种。喷药用绿都菌剂1号500倍+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菊酯或敌杀死、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抗蚜威每亩4~6g、3%啶虫脒乳油50~80毫升,兑水1000倍对植株均匀喷雾、吡虫啉稀释500倍叶面喷雾)现配现用。 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兑水1kg+绿都菌剂1号200倍,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减少越冬虫源。 (3)在发病初期可用:微生物菌剂绿都菌剂1号500倍+金诺丰1000倍喷施2~3次。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消灭田间及附近杂草。冬麦区适期迟播,春麦区适当早播,确定合理密度,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 5)冬小麦采用地膜覆盖,防病效果明显。
上一篇: 杀虫灯为什么能诱杀害虫?
下一篇: 如何防止萝卜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