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防治:及时彻底清园。薏米收获后,将田间的病残株集中烧毁,进行冬耕晒垡,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田间的越冬菌源量。在施肥时,应重视增施磷钾肥,作物生长健壮,有利于提高抗病性,特别是在偏施或迟施化学氮肥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薏米的植株疯长,组织柔嫩,更易造成病菌孢子的侵入为害,促进病菌的扩散和蔓延。在田间选种时,应选取未受侵染的薏米田块的种子作为下年的种子田,有利于大大降低其下年的发病率。效果很好。实行轮作,发现病株及早拔除烧毁(最好在形成的病疱裂开之前拔除),建立无病留种田,在防治上也有明显作用。
2、药剂防治:一是种子消毒处理。由于薏米黑穗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种子,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托布津等农药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0.5%;也可在60℃的温水中浸10~15分钟 ,捞出后放入1%的生石灰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漂洗后晾干,然后播种。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土壤泼施消毒,以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致病孢子,以减轻发病,有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 棚栽西瓜根腐病如何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 伊得长白猪的习性、特点、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