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培创花生高产应抓好哪几项关键技术? 花生

培创花生高产应抓好哪几项关键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花生对土壤要求:第一是不重茬,否则会引起病虫害和花生根系自身中毒。第二是土壤pH值要在6-7之间,土壤疏松、透气、上砂下壤、上虚下实。第三是需要含有机质和充足的钙素。

  土壤条件具备之后,在播种前应先晒种,剥壳分级粒选,为了减少烂种和病害,应使用杀菌灵和微肥拌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由于地理差异,北方地区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时间在清明谷雨前后,夏套花生可在前作收获前25-30天播种,而地膜覆盖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早10-15天。

  在播种方式上,目前主要有人工点播、机械播种、铁茬播种等。对机械播种的要求是,播种深度在5cm左右,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可适当浅播,但最浅不得小于3cm,反之可适当加深,但不超过6cm。机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作业质量不稳定,缺穴、缺粒、三粒穴比例较大,播种深浅不一致,行距不均。因此,为解决机播作业的缺陷,首先要提高整地质量,其次控制机器施肥数量,选好种子,控制好垄距。

  花生对养分需求特点是耐瘠能力较强,使用少量肥料可获得相当产量,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是氮>钾>磷>钙。花生在苗期时吸收肥料较少,花期逐渐增加,结荚期最多,成熟期又下降。

  花生施肥的具体原则一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三是追肥以肥苗为主,花肥、壮果肥为辅;四是氮、磷、钾配合使用。

  花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有:一要查苗补缺,春播花生在播后10-15天,夏播花生在播后7-8天进行查苗补缺。二要清棵蹲苗,指花生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时,将幼苗周围的表土扒开,使两片子叶和子叶叶腋间的侧枝露出土外,以利于第一对侧枝、幼苗健壮生长。三是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求“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四要预防虫害。

  花生种植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可增产35%以上,高产可达到70%-90%,优点有:提高地温、保墒提墒、增强抗旱防涝能力、保持土壤疏松、减少肥料流失等。常选用常规聚乙烯地膜,宽度90cm,厚度不低于0.004mm。


培创花生高产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技术:一、合理耕作施肥,打好土肥基础。具体应抓好以下三条措施;一是选地调茬培养地力,应选择经过深整培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多年未种花生的粮、棉、菜地。二是适当翻压使土体上松下实。当年耕翻深度不要超过30厘米,土质过黏的土地,应于早春每公顷铺压河淤沙或含磷风化石300至450立方米。三是全量施肥养地养苗。高产田的施肥量要按照花生需肥总量全量施肥。一般,每公顷施用优质圈肥11.25万至15.0万千克,硫酸铵112.5至150千克,普通过磷酸钙450至750千克,草木灰l500至2250千克,或硫酸钾150至187.5千克。二、选用高产品种,发挥良种优势。高产田应选择中熟大果,茎枝粗壮整齐,生长旺盛,直立抗倒伏,单株结果多,饱果率高的品种。三、合理密植、培育壮苗。采用覆膜栽培,密枝型品种每公顷9.0万至10.5万穴,每穴2粒,疏枝型品种10.5万至13.5万穴,每穴2粒。四、前控后保巧管理,确保稳长不衰。花生高产田由于土壤基础肥力高,花生群体植株前期易徒长,后期易早衰。所以,在管理上应抓好前控后保,确保稳长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