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器孵化法
①孵化前的准备。孵化鹌鹑所需的孵化条件和设备与孵化鸡的基本相同,只是蛋盘的规格不同,孵化鹌鹑使用的蛋盘隔条间隔2.5厘米(比鹌鹑蛋的横径略小),而且孵化鹌鹑蛋的数量是入孵鸡蛋数量的2.3~2.5倍。孵化室应做好通风、保温。孵化前用10%的石灰乳粉刷墙壁,地面用3%的碱水刷洗,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并将所有孵化用具洗刷干净,放入孵化室内。洗净准备就绪的孵化器,还可以连同第一批蛋一起熏蒸消毒。孵化器除要洗刷消毒外,还要检查各部件性能是否完好。种蛋经消毒、预温后方可入孵。
②孵化期间的管理。孵化期间孵化室昼夜不能离人,值班人员应注意观察、记录孵化器以及孵化室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机器的运转,并负责翻蛋、验蛋和出雏管理。
照蛋:在整个孵化期可照蛋1~2次。头照在孵化5~7天时进行,这时如果蛋内呈透明的红色,血管隐约可见,胚胎在靠气室部位肉眼可见,则为正常的胚胎;蛋内呈透明青灰色的为无精蛋,有不规则血斑、血环、血线的则为死胚。头照的目的是挑出无精蛋和死胚,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调整孵化条件。二照在孵化15天时进行,目的是捡出死胚蛋。照蛋时,正常的胚胎已经堵满了整个蛋的空间,在气室边缘可看到闪动的羽毛,发育慢的胚胎气室边缘可看到粗大的血管,整个蛋是黑暗的,如果蛋内见半透明状浑浊液体、有部分暗块,则说明是死胚,应剔除。
出雏管理:孵化至15天就有雏鹑破壳,当部分雏鹑破壳时就要落盘。鹌鹑破壳很快,啄开破痕后会用上喙的破壳齿撞击破洞,很快沿气室边缘破开一圈后,用尽全力破壳而出。从开始破壳到出壳需40~120分钟,出壳后休息一会就能站起来。若孵化成功,24小时出雏完毕。鹌鹑出壳后,要等到毛干才能从孵化器中拿出放入箱中,这时孵化器温度要求在27℃以上。放雏鹑的箱子内,要铺上柔软的干草或麻袋布、粗棉布之类的铺盖物,不能用光滑的纸或塑料布。箱子容积不能太大,过大时要隔开,以免雏鹑集堆。每平方米可放800只,每箱能装200只。雏鹑最好不要在孵化室过夜,(www.nczfj.com)要尽快运走。如果出壳后超过24小时,要饲喂和给予饮水。每批出雏完毕,应将孵化室和孵化器清扫干净,准备下批孵化。
2. 简易孵化法
①炕孵。北方地区养鹑户大多利用火炕来孵鹌鹑。方法是在炕上铺垫料,烧火供暖,用不同厚度的覆盖物保温,并且随孵化日龄增加覆盖物变薄。鹌鹑孵化后期不像鸡、鸭、鹅那样利用摊床,而是仍在炕上出雏,上面盖一层薄被单。炕孵翻蛋比较困难,需要逐个进行,每天4~6次,若有蛋盘就会方便很多。现在大多数养殖户在炕上铺塑料水袋,袋内装温水,暖炕和温水结合供暖,使温度平稳、均匀、容易控制,孵化效果更好。1~5天水温控制在39~40℃,6~10天控制在38.5~39℃,10天后控制在38℃。温度计可插在蛋中间,10天前水温比蛋温高1~2℃,10天后水温与蛋温相同。每平方米炕面可孵蛋1500枚。
②温室孵化法。要求温室保温良好,消毒方便。供温方式采用水平烟道或火墙,要求室温均匀,不漏烟,烟道设门,火门开关可控制温度升降。室内搭木架,分层孵化,层次多少、孵化量大小根据房间面积和高度确定。每隔50厘米1层,最上层离顶棚70厘米,下层离地面60~70厘米。室温控制在34~38℃,湿度在57%~70%。蛋面温度第一天为37℃,第二天为37.5~38℃,第十一天以后上摊床,这时室温34℃、蛋温37.5℃,将要出壳的蛋放在最下层摊床上,准备出雏。
上一篇: 小麦长管蚜属于什么目什么科的昆虫?
下一篇: 贡柑幼苗出现卷叶、落叶,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