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转群保育猪转群时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斗应激。转群后,要训练猪只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2)及时做好免疫注射、驱虫及公猪去势工作按免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做好蛔虫、肺丝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公猪要及时去势。
(3)营养充足均衡按照育肥猪营养需要科学搭配饲料,让猪吃到营养配餐。
(4)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要适宜一般每群饲养10~20头猪为宜,最好不要超过25头。随着肥育猪体重增大,每头猪所需的面积相应增大。15~60千克的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平方米,60千克以上的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1.0~1.2平方米。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5)供给充足而洁净的饮水一般春秋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夏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冬季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3倍。水槽最好与料槽分开,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的流速,防止水流不畅影响猪只饮水。
(6)采用适宜的饲喂次数一般育肥猪60千克体重以前日喂3次,60千克体重以后日喂2次。
1.饲养优良的杂交品种杂交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屠宰率高等特点。不同的杂交组合所获得的杂交优势是不相同的。三元杂交组合所获得的杂交优势大于二元杂交组合;洋三元杂交组合大于土三元杂交组合。
2.创造优良的饲养环境育肥猪舍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冬季有利于保温,夏季有利于散热。猪舍的温度应控制仔猪20~30℃,成猪15~20℃为宜;相对,湿度50%~55%。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猪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及环境卫生差,易引起猪日增重下降,饲料利用率低及发生各种疫病。
3.提供优质的饲料育肥猪的能量水平一般应在12.9兆焦/公斤~14.3兆焦/公斤,蛋白质水平在17.8%~22.4%,粗纤维仔猪不超过5%,大猪不超过8%。饲养标准要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调制不同的日粮,以满足猪各阶段的营养需求。
4.科学的饲养方法按照体重大小、强弱合理分群,一般以每头育肥猪占0.8~1平方米为宜,冬密夏疏。调教仔猪吃、拉、睡三定位,养成良好习惯。吃干料,自由饮水。育肥猪在60公斤以前,让其自由采食,充分发挥育肥猪前期增重快的生产潜能;60公斤至出栏前,采用适当的限制饲喂,以限制脂肪的沉积。一般限制自由采食的20%为宜。育肥猪以自由饮水为好,水质清洁干净,冬季饮温水。
5.使用猪催肥剂健特美,对于生长育肥猪、母猪每吨配合饲料添加本品1000克,使用3天可见食欲明显增强,采食量明显增加;吃食狂吞,吃饱即睡;消化能力明显增强,粪便也随之逐渐变细;7-10天可见皮毛明显光滑红润;本品能刺激动物机体自然分泌IGF—1(促生长因子)、IGF—2(生长调节素)、胰岛素、促生长激素,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促进生长和增重效果明显。可使增重率提高20%左右,奶牛产奶量提高10%,奶品质以及母畜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6.科学的防疫与消毒要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口蹄疫等疫苗接种工作。定期对圈舍、槽具等工具进行消毒。圈门前放置生石灰,进出人员脚底消毒。
上一篇: 什么是生态循环型农业?
下一篇: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