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动物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兽医兽药

动物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全身麻醉的方法: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的麻醉剂经过动物的呼吸道进入体内产生麻醉的效果。常见的麻醉剂有乙醚、安氟醚、三氟乙烷等,其中乙醚因麻醉深度容易掌握、安全、动物容易恢复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1)大鼠、小鼠、豚鼠的乙醚麻醉:将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放在大烧杯中,将动物放入,封口。动物先兴奋后抑制,自行倒下。当动物角膜反应迟钝,肌肉紧张度降低时,即可取出动物。如果动物逐渐恢复肌肉紧张(挣扎),可重复麻醉一次,待平静后即可开始试验。如果试验时间较长,可将动物固定在其口鼻处放置含有乙醚的棉球或纱布,并在实验中注意动物的反应,适时追加乙醚的吸入量,以维持麻醉的深度和实践。

2)猫、兔的乙醚麻醉:将动物放进内装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的麻醉瓶中,封口。经过1~2min,从动物后腿依次出现麻痹现象,而后失去运动能力,表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4~6min后可以将动物麻醉,如观察到动物倾斜不能站立、跌倒时,说明动物已经深度麻醉,立即取出动物,这时动物肌肉松弛、四肢紧张度降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可进行试验。

3)犬的乙醚麻醉:首先将犬用绳子绑定,根据犬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口罩,将纱布/棉花放到口罩内,加入乙醚。一人固定犬的前后肢,另一人用膝盖顶住犬的胸颈处,一手捏住头颈(注意力量,防止窒息),将口罩套在犬嘴上。开始乙醚用量可大一些,之后逐渐减少。犬开始兴奋后出现挣扎、呼吸不规则现象,而后呼吸逐渐平稳,肌肉紧张度逐渐消失,角膜反射迟钝,对皮肤刺激无反应,此时可开始试验。

乙醚吸入如果出现呼吸窒息应暂停吸入乙醚,等呼吸恢复后在继续吸入。随着吸入乙醚麻醉的加深,犬的呼吸加深,肌肉紧张度增加,可能会出现窒息。预防的办法是:在犬每吸入数次乙醚后,取下口罩,让其呼吸一次新鲜空气。

非吸入麻醉: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方便能够让动物很快进入麻醉期,而且没有明显的兴奋期麻醉方法。一般采用注射的方法,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等。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主要用于较大的动物的麻醉,如兔、猫、猪、犬等;腹腔注射多用于较小动物的麻醉,如小鼠、大鼠、沙鼠、豚鼠等。

静脉注射的部位是:兔、猫、猪由耳缘静脉注射,犬由后肢静脉注射,小鼠、大鼠由尾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多选择臀部。腹腔注射部位约在腹部后1/3处略靠外侧(避开肝脏、膀胱)。麻醉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量,后面的内容中介绍。

动物经注射麻醉药物后约几分钟到下,全身无力,反映消失,表明已经达到适宜的麻醉效果,是手术最佳的时间。接近苏醒时,动物的四肢开始抖动,此时如果手术没有结束可采用乙醚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动物抽搐、排尿,说明动物麻醉过深,是死亡的前兆,应立即进行急救。

动物做完手术后应注意保温,促使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