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怎么利用安全收获来控制病虫害? 其他

怎么利用安全收获来控制病虫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采用适当的方法、机具和后处理措施适时收获作物,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

因为一些害虫在作物成熟时即离开寄主,进入越冬场所。如取食大豆的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在大豆成熟时幼虫脱荚入土越冬,如能及时收割,尽快干燥脱粒,即可阻止幼虫入土,减少次年越冬虫源;桃小食心虫也具有类似习性,因而适时处理果实堆放场所,也可以减少其越冬虫量。对一些晚发害虫,如果提早收获作物,中断其食物来源就会加速其死亡。水稻螟虫在植株基部茎内越冬,采用高茬收割,可使大部分幼虫留在稻桩内,随后利用耕翻沤田将其杀死。作物收获后的处理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大田作物的籽实一般经干燥后即可防霉贮藏,而多汁的水果、蔬菜,收获时必须注意避免机械创伤,防止感染致病,必要时还需进行消毒和保鲜处理。

采用适当的方法、机具和后处理措施适时收获作物,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一些害虫在作物成熟时即离开寄主,进入越冬场所。如取食大豆的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在大豆成熟时幼虫脱荚入土越冬,如能及时收割,尽快干燥脱粒,即可阻止幼虫入土,减少次年越冬虫源;桃小食心虫也具有类似习性,因而适时处理果实堆放场所,也可以减少其越冬虫量。对一些晚发害虫,如果提早收获作物,中断其食物来源就会加速其死亡。水稻螟虫在植株基部茎内越冬,采用高茬收割,可使大部分幼虫留在稻桩内,随后利用耕翻沤田将其杀死。作物收获后的处理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大田作物的籽实一般经干燥后即可防霉贮藏,而多汁的水果、蔬菜,收获时必须注意避免机械创伤,防止感染致病,必要时还需进行消毒和保鲜处理。

防虫原理:防虫网以人工构建的屏障,将害虫拒之网外,以达到防虫保菜的目的。此外,防虫网反射、折射的光对害虫还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防虫对象: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黄曲跳甲、猿叶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为害,防止害虫传播病毒病。防虫网 应用范围:保护地蔬菜生产。主要在夏秋季用于小白菜、甘蓝、花菜以及茄果类、瓜类蔬菜。夏秋季蔬菜育苗,可提高出苗率、成苗率和秧苗素质。例如,用防虫网隔蚜育苗加地膜覆盖可有效控制芥菜病毒病。培育不带病毒的壮苗,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要点:覆盖前进行土壤消毒和化学除草是重要的配套措施,覆盖前一定要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防虫网四周要压实封严,防止害虫潜入产卵。实行全生育期覆盖,防虫网能遮光,但又遮光不多,不需日盖夜揭或晴盖阴揭,应全程覆盖。如遇5~6级大风,须拉上压网线,以防大风掀网。选择适宜的规格,防虫网的规格包括幅宽、孔径、丝径、颜色等,尤其应注意孔径。网眼大,起不到应有的防虫效果;网眼小,则遮光过多,对作物生长不利。目前适宜目数为20~32目,丝径0.18毫米,幅宽1.2~3.6米,白色。综合配套措施,选用耐热、抗病良种,采用无公害有机肥、生物农药,使用微喷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覆盖效果。适时增湿降温,气温较高时,网内气温、地温均较网外高1℃左右,给蔬菜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7~8月份高温季节,可增加供水次数,保持网内湿度,以增湿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