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大白菜病毒病及其防治? 白菜

大白菜病毒病及其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抽疯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以苗期受害损失较重。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应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病毒在窑藏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株上越冬。第二年年春季,再通过蚜虫从越冬寄生传播到春季小白菜、萝卜等蔬菜上,再经小白菜的传播,然后再传至大白菜上。也可在宿根作物如菠菜及田边寄主杂草的根部越冬。病毒病的发生与气候、栽培条件等有关。种植经验证明,一般青帮青叶系的品种都比较抗病。秋季大白菜播种早,大白菜对温度适应范围甚狭,秋播大白菜不宜过早,苗期处于高温,不利幼苗生长、生育适温为18-21℃,25℃ 是温度上限。气温高,蚜虫多,发病重;适期或稍晚播种,气温转低,蚜虫少,发病就轻。除了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外,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单一方法难以奏效。生产上更应该注意及时防治各种传毒害虫。大白菜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治疗,主要是预防发病。首先要彻底防治蚜虫,阻断传播途径。防治蚜早可喷洒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或50%抗蚜威,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再一个就是选用抗病毒品种和加强苗期管理,强增植株的抗病毒能力。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以减少病源。

发病原因:引发病毒病的病毒能够在冬贮的大白菜、甘蓝、萝卜等蔬菜上越冬,也可在冬季生长的十字花科蔬菜或杂草寄主体内越冬,田间通过蚜虫或病毒汁液接触传播。高温干旱是病毒病易发的气候条件,因为高温干旱一方面造成寄主抗病力下降,另一方面,也缩短了病毒的潜育期而且有利于蚜虫的繁殖。此外,发病程度还与大白菜发育阶段有关,苗期特别是7叶前易感病,7叶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或连作,蚜虫多,土壤干燥缺水,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加剧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安排茬口。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邻作,减少与病害传染源的接触;3.及时防蚜,蚜虫是病情传播的主要途径。整地前及苗期喷洒杀虫剂,将蚜虫在迁入菜地前灭杀,同时也要将田埂及邻作上的蚜虫一并消灭。出苗后7叶前选用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或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喷雾。4.适期播种。播种过早,气温高,低温也高,病害严重。播期过晚,生长期不够,包心不足,质量不好。所以,只有适期播种,才能既避开高温季节,减少病害的发生,又能不降低产量。5加强苗期水分管理。大白菜7叶前对病毒病最为敏感,且高温干旱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保证苗期水分供应充足,降低地温,减少病毒病的发生。6.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20%吗啉胍?乙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