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油菜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使用哪些高效低残留药物防治? 其他蔬菜

油菜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使用哪些高效低残留药物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病虫害是一个棘手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望能指点一下。

1、油菜菌核病:油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而以开花期以后最多,病原菌能侵染油菜地上部分的各个器官组织。①菌期感病:茎基与叶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变为白色,组织湿腐,上面生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病组织外部形成许多黑色菌核。②成株期叶片感病:多自植株下部衰老、黄化的叶片开始,初生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变成园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心部分灰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黄晕,干燥时病斑破裂穿孔;潮湿时则迅速扩展,全叶腐烂,上面生出白色絮状菌丝。③茎部感病;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多自主茎中、下部开始发生,以后形成梭形或长条形大病斑,病斑略为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非常迅速,上面生出白色絮状菌丝,病害晚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茎内形成许多黑色鼠状菌核,病害严重时全株枯死,轻者部分枯死或早枯熟,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加。④角果感病:角果产生不规则白色病斑,内外部均可形成菌核,种子感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或变成不规则秕粒。

防治方法

①轮作换茬,水稻、油菜轮作防病效果最好;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筛去混杂在种子中的粗大菌核,用盐水(10斤水加盐1至1。5斤)浸种,除去上面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冲洗下面的种子;③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提高植株抗性,避开发病高峰期;④施肥,油菜应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蕾苔肥,促进油菜苗期健壮,苔期稳长,花期茎秆坚硬,角果发育期不脱肥早衰,不贪青倒伏;⑤田间管理,中耕培土,摘除病、老、黄叶;⑥药剂防治:当田间病株率达10%,病茎率在1%时进行防治,选用药剂主要有50%多菌灵可湿粉,70%托布津可湿粉等。

2、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茎、花梗、和种荚。叶片被害时,初期在叶正面产生淡绿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色泽由淡绿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并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叶片背面的病斑上出现白霉,病斑后期变褐,在空气潮湿时,病情急剧发展,病斑数目迅速增加,叶背面白霉满布,最后叶片变黄枯死;茎苔和花序被害时,初生水渍状病斑,以后变成不定型的黑褐色斑,在茎部上,病部的髓组织细胞及皮层细胞因受病菌的刺激而生长过旺,常出现扭曲畸形及膨肿的症状,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霜状霉;花梗被害后,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花器被害后肥大畸形,花瓣变成绿色,经久不凋。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在生产中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减轻霜霉病造成的为害;②搞好种子消毒,用80%代森锌可湿粉等选种;③合理轮作,由于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采用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少病源量;④搞好田间管理,合理施用肥料,摘除老黄叶,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⑤用50%多菌灵可湿粉、75%百菌清可湿粉等进行防治。

3、油菜蚜虫:油菜蚜虫在我市主要有三种:萝卜蚜(菜缢管蚜)桃蚜、甘蓝蚜。

油菜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刺吸油菜叶片茎枝、花轴的汁液,一般密集在叶背面及菜心中,叶片被害后形成褐色的斑点,严重者发黄郑缩变形,生长发育迟缓以至枯死。茎、花梗受害后变为畸形,角果发育不正常,严重时也可枯死,蚜虫除直造成为害外,还传播病毒。油菜蚜虫在不同年份因气候条件关系发生数量不同,在一年中种群密度随季节也有变化,春秋两季发生数量较大,特别是秋季油菜播种后气温比较适宜,降雨少,天气干燥则常引起大发生,温度在16--17℃,相寻湿度76%以下有利于发生,连续降雨和大暴雨对蚜虫不利,能造成大量死亡。蚜虫以成蚜、若蚜在菜心或随近的土壤中越冬,蚜虫世代短,成虫寿命长,因此世代重叠严重。

防治方法:

消灭虫源,减少病毒病发生,①选择抗虫品种,结合生产实际,选用比较抗蚜虫、病毒病的油菜品种,减轻蚜虫和病毒病的为害;②清洁田园,在秋季蚜虫迁飞前,清除田间杂草、病残株,减少虫源基数;③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的趋黄性,用黄板诱杀蚜虫;④药剂防治,在蚜虫数量较大,农业、生物、物理等措施都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用40%乐果、50%避蚜雾等药剂进行防治,控制蚜虫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