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母兔泌乳不足或过多、乳汁过稠和外伤感染(其中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等都是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预防
1、保持兔笼舍内部清洁卫生,并定期用沈氏菌克星消毒。
2、清除兔笼、产箱尤其笼底板的尖锐物,防止皮肤损伤;兔体受外伤时,要及时作消毒处理。
3、对繁殖母兔每年定期注射三次沈氏葡萄球菌蜂胶灭活疫苗,并在母兔分娩后注射一针沈氏兔病康预防感染葡萄球菌病等其他疾病。
4、产前2~3天应适量减少精料;产后3~5天内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少喂精料。
5、分娩后根据母兔泌乳能力,合理调整母兔带仔数。奶多仔兔少,会引起积奶,奶少仔兔多,会导致仔兔用力吮吸、撞击乳房或咬破乳头,引发此病)。
三、治疗
1、乳房炎轻微时,将乳汁挤出,洗净乳房;严重时实施切开脓庖,排除脓血等常规外科处理。同时涂擦5%龙胆紫酒精溶液,并注射绿环沙星1ml,每日2次,连用4天。
2、病重的,建议淘汰。
病因:
一是产前、产后饲喂精饲料和青饲料过多,使母兔乳汁过多、过稠,某些母兔拒绝子兔哺乳所致;
二是子兔死亡或过弱,不能将乳汁吸完所致;
三是笼舍内尖锐物损伤乳房或产子拉毛,或是泌乳不足,子兔饥饿吮乳咬伤乳头,引起链球菌、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人感染所致。
防治:
一是保持兔笼、窝箱的清洁卫生,消除笼舍和运动场地的尖锐物体,尤其是笼窝底部及出口处应保持平滑,以免损伤 乳房及其周围皮肤。
二是孕母兔产前、产后适当减少精饲料和多汁饲料,以防乳汁过多或过稠。
三是产后应检查产子数目和哺乳情况,若产子数过多或泌乳量过少,可拨出部分子兔给其他泌乳量多或产子少的母兔代为哺乳,以免因乳汁不足而使子兔吮乳时咬伤乳头;如母兔产子过少,子兔过弱,或部分子兔死亡时,可考虑调入一些其他窝的同龄子兔以吮干乳汁,或每天挤净肿胀乳房多余的乳汁;子兔断奶应分批进行,同时应逐渐减少母兔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的饲喂量。
四是发生乳房炎后应立即隔离治疗,子兔给其他 母兔代养或人工喂养。发病初期可挤净乳房乳汁,用冷湿毛巾敷盖,若不能消散可改为用硫酸镁温湿毛巾热敷,每次15分,每天2-3次,并涂以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软膏;也可用青霉素5万单位溶于0.25%普鲁卡因溶液30-50毫升,在病乳房周围分成4-6点皮下封闭,可隔1-2天再进行封闭1次,连用2-3次;已形成的脓肿应切开排脓,按外科常规处理;为了防止发生败血症,应结合全身疗法,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可肌内注射青霉紊5万~1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5天。中药可用仙人掌去刺皮捣烂,酒调外敷患部,结合肌内注射大黄藤素或鱼腥草注射液2-4毫升,每天2次,连用1-2天即愈;或内服蒲公英或捣汁涂患处;或用马兰5克·香附子10克,葱头2个,捣烂外敷,每天换药1次;或用鲜山鸡椒叶、红糖各5克,捣烂敷患部;或用鲜南五味子叶适量,捣烂外敷;或内服仙鹤草煎汤或马兰根、一点红各10克煎汤;或内服鹿角粉,每次1.5克。如及时治疗,病兔均可康复,但泌乳机能减退,不宜再留做繁殖用。
上一篇: 谷莠子的防除措施?
下一篇: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