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贮藏品种选择晚熟品种果刷长、果刷拉力大, 比较耐贮藏, 品种有龙眼、 意大利、 新玫瑰、 红地球、 瑞必尔、 黑大粒等。用于贮藏的葡萄采前 1 个月要杜绝灌水,以提高糖度并增加果肉弹性。喷过催红素、无核剂、 增大剂的葡萄绝对禁止贮藏。
二、 适时采收:用来贮藏的葡萄应充分成熟, 果色达到最佳色泽,果粉和腊质层深厚, 果梗木质化程度高。采摘要细致、 小心, 防止碰伤果穗, 果穗应在天的上午或下午气温稍低时采摘, 遇降雨时应停雨 2天后采收。
三、 及时预冷;预冷的主要目的是散去田间热, 使果温在短时间内尽快达到要求温度, 避免温差产生结露水, 引起腐烂, 同时还可降低葡萄呼吸强度, 减少营养物质消耗。 一般葡萄采后经过修剪, 剔除病烂果后, 0~1℃条件下,预冷 12~24 小时即可放药、 封口, 码垛贮藏。葡萄贮藏适宜条件为温度 0~3℃, 湿度在 85%~90%。
四、 贮藏场所:
1.沟藏 将整理完的葡萄果穗, 放入垫有瓦楞纸或塑料泡膜的箱或浅篓中, 每箱 20~25kg, 摆 2~3 层果穗。先将装完的果箱或果篓放在通风背阴处预冷 10 天左右, 降低果温和呼吸热,以便贮藏。选择地势稍高而干燥的地方挖沟, 沟南北向, 宽 1m, 深 1~1.2m, 沟长按葡萄贮量而定。 沟底铺 5~10cm 厚的净河砂, 将预冷过的葡萄果穗, 依次排放于沟底细砂上, 一般摆放 2~3 层, 越紧越好,以不挤坏果粒为原则。大约在霜降后、 昼夜温差大时入沟, 沟顶上架木杆, 其上白天盖草席, 夜晚揭开。在沟温 3~5℃时,使沟内湿度达 80%左右。白天沟温在 1~2℃时, 昼夜盖草席。白天沟温降至 0℃时, 贮藏沟上要盖草棚
保温防冻。沟里温度要控制在 0~3℃,湿度在 85%左右为宜。
2.窖藏 在山坡或塬畔上建窖。一般窖长 5m、 宽 2.2m、 深 2.2m, 窖四周用石头或砖砌成, 不勾缝,以增加窖内湿度, 窖顶用钢筋混凝土槽型板, 其上覆土 80~100cm,以利保温隔热。进气孔与出气孔的分布,以窖内通风无死角为准, 一般设 5 个出气孔, 进气孔应深达窖底, 出气孔在窖顶, 通风口30cm×30cm 为宜。
(1)货架的安排 进入贮藏室设一条宽 70cm 的走道,两旁是 5 层放葡萄的竹竿货架, 层间距离在 40cm 左右, 每层货架的架面宽度约 90cm,每层货架两排竹竿之间的距离为 15cm。
(2)葡萄入窖前的准备 霜降前后,在窖底铺垫 3~5cm 的沙层保湿,窖内用喷雾器喷石灰水消毒, 湿度达 90%以上, 消毒后关闭所有的通风孔,点燃硫磺蒸。果实采前 2~3 天,选晴天用600~800 倍托布津药剂喷果穗 1 遍, 采后剪除病果、 虫果,在背荫处用蘸有蒸馏水、直径约 2cm 左右的药棉包住果梗,果梗是葡萄保鲜的本质与核心, 要经常检查药棉湿度, 如过于干燥, 用注射器注射蒸馏水。
(3)葡萄入窖后的管理 葡萄应在窖内温度稳定在 12℃以下时才入窖。 葡萄在架上全部放好后, 应再进行封闭消毒, 时间在晚上 10 点以后、 早晨出太阳之前。用硫磺 3~5g/m2, 温度在 10℃左右时, 7~10 天消毒 1 次;温度在 7~8℃时, 可半月消毒 1 次。地窖温度调节主要是通过气孔的开关进行:温度高
时, 白天将通气孔关闭, 晚上打开降温,湿度达不到 90%左右时, 可在地上喷水调节。贮藏期间加强检查, 及时剔除病穗烂粒。用此法贮存的红提葡萄, 可以保鲜到翌年 4~5 月, 穗梗不枯萎, 果粒不霉烂, 风味基本正常, 果实损耗率 2%左右, 贮藏效果较好。3.缸藏 缸藏保鲜适用于家庭贮藏。贮藏前先将缸洗净晾干, 将缸放置在室外背阴冷凉处, 或在冷凉处按缸沿高于冻土层 20~30cm,待缸口温度低于 10℃时, 将小帘放入缸底下, 将采收的葡萄穗轴的剪口塑料膜包扎 1 个充分吸水的小棉花球后, 再将葡萄果穗一排排摆放在帘子上, 如此摆放,以缸满为准。注意各层之间不要发生压伤。缸满后, 上层放一小盘, 盘中放防腐保鲜剂, 然后把缸口用塑料膜封严, 上边~用硬缸盖盖好即可。以后白天在缸盖上覆 30cm 左右的树叶或杂草遮荫,晚上将覆盖物拿掉使之降温,如此反复, 直到缸外温度降至 -2~3℃时,盖好缸盖, 用土埋好封严, 直到春节或翌年解冻时出缸食用或销售。4.塑料小包装低温贮藏法 在 9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天气转冷时,利用二氧化硫贮藏葡萄方式较多,常用的有 3 种方法: ①果箱内放入亚硫酸氢钠和吸湿硅胶混合粉剂。②二氧化硫熏蒸贮藏.③采用化学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