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人参菌核病有何发生规律? 药用作物

人参菌核病有何发生规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常局部发生,损失严重。病菌主以菌核在病根和土壤中越冬,并随土壤传播。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根上越冬。早春条件适宜时均可萌发产生菌丝引起浸染,菌丝可穿透表皮直接浸染。病部生长的菌丝又继续扩展蔓延为害邻近参株。

菌核萌发最佳条件为15-25℃、pH 6-8、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甘氨酸。菌核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人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及玉米粉培养基的萌发率均达100%。黑暗条件促进菌丝生长,有利菌核形成及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42℃,菌核致死温度为47℃。

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可为害茎基部和芦头。病部初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织旦灰褐色软腐,烂根表面及根茎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芦头受害则春季不能出苗。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区别,后期地上部萎蔫,易从土中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