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业生产过程中,鱼类疾病就是防治的再好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的今天。在常见鱼病中,往往有一些症状极为相似,但病情截然不同的鱼病,在缺乏诊断仪器和设备的条件下难以确诊。恒祥渔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多年从事鱼病诊断的实践经验,将一些症状相似,病情不同的简易鉴别方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总结,分享给广大水产养殖。如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各类症状及其区别:
体表、鳍条充血、肌肉腐烂的症状分别有:赤皮病、打印病、暴发性出血病和锚头鳋病
•赤皮病表现为:鳞片脱落,蛀鳍、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暴发性出血病表现为:鳍基充血,口腔、颌部、鳃盖充血或腐烂,眼眶突出或充血,伴有体表肌肉腐烂;
•打印病表现为:在尾柄或腹部两侧有指印状红斑,肌肉由外向内腐烂;
•锚头鳋病表现为:部分鳞片发炎红肿,严重的肉眼可见鳞片之间,体表外有大量的,像石榴籽一样的血泡,一粒一粒的非常鲜艳,红肿部位有针状虫体。
体表出现白点症状分别为: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和黏孢子虫病。
•白皮病与打粉病的不同之处是:白皮病的白点只出现在背鳍与臀鳍为界的整个尾柄皮肤上,病情发展只是白点自身的面积扩大,病灶面积逐渐扩大呈白雾状,手摸有粗糙感;打粉病的白点从背鳍、尾鳍到背部先后出现,白点数量不断增多,最终遍及体表像米粉般裹满全身,仔细观察,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
•小瓜虫病与微孢子虫病的区别是:病鱼死后2小时~3小时,体表白色小点状囊泡消失的为小瓜虫病,不消失的为微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病与小瓜虫、微孢子虫病的区别是:前者病鱼体表为大小、形状不一的灰白色孢囊而不是小点状囊泡。
鳃丝呈苍白色、体色发黑症状分别为:指环虫病、鳃霉病、烂鳃病和侧殖吸虫病。具体区别为:
•指环虫病:病鱼鳃盖张开,鳃部显著浮肿;
•鳃霉病:鳃丝有点状充血或出血,常暴发性急剧死亡;
•烂鳃病:头部特别乌黑,鳃丝腐烂,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腐烂或有半透明的小洞;
•侧殖吸虫病:病鱼闭口不食,肠壁膨大。
病鱼肠道呈红色症状分别为: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和鲩内变形虫病。主要区别是:
•病毒性肠炎:肠壁组织完整,肠黏膜一般不腐烂脱落,并兼有口腔、肌肉、鳃盖、鳍条等充血;
•细菌性肠炎:口腔、肌肉不充血,但肠道黏膜往往溃烂发炎,乳黄色腹水较多;
•草鱼变形虫病:症状与细菌性肠炎相似,但一般寄生于后肠部。
上一篇: 稻水象甲的寄主范围?
下一篇: 如何协调小麦播种与玉米播种的匹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