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消毒包括哪些
答: 现代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畜禽的传染病,而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传染源就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或场所,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以及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场所。传染源以各种不同途径向周围环境排出病原体,常随粪便、尿液、鼻液、眼部分泌物、唾液、乳汁、皮肤溃疡分泌物、血液、生殖器分泌物、脱落的皮肤上皮等排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传染源,要控制传染病,最佳方法就是消除传染源,也就是消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消毒注意事项
有些畜禽养殖场消毒效果差,主要是执行的消毒程序不科学。畜禽养殖场现行的有两种消毒程序,一种消毒程序的观点是消毒能代替清洁,使用直接消毒程序;另一种消毒程序的观点是先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障碍后再消毒,使用先清洁后消毒程序。我们把现行两种消毒程序综合起来,设计把一次消毒程序改为二次消毒程序,具体为:第一次是使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进行消毒,待一定作用时间后,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或其它障碍物质,再用消毒药剂重复消毒1次。设计这种二次消毒程序,既科学彻底,消毒效果又好。
科学消毒
有的农户在畜禽养殖场的消毒时,往往是用消毒药剂全面喷洒1次就算消毒完了,不注意应用浓度和接触作用时间,这样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应让被消毒物充分与消毒药剂接触,有效应用浓度每平方米至少需要300毫升。要掌握好消毒作用时间,当接触时间过短时,往往达不到杀灭的目的,只有达到规定作用时间后才能保证消毒药剂将病原体杀灭。在畜禽养殖场内应用熏蒸消毒时,还需注意保证相对的温度,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工作中,不要随意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剂混合使用,以免出现配伍禁忌而产生节抗现象,降低消毒效果。
上一篇: 小麦缺氮有哪些表现症状?如何补充氮肥?
下一篇: 如何防治菜粉蝶(菜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