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治酸沉降污染源主要是控制氮、硫排放:其中燃煤脱硫处理和制成型煤对控制硫排放有良好作用,实行氮肥深施和提高氮肥利用,减少对大气排放。
2.品种合理布局:农作物品种应更多考虑其耐酸特性。如不同品种的蔬菜对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在pH值3.5的高酸性环境里,对酸敏感蔬菜如番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菜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也会下降10%以下。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可种植耐酸的蔬菜品种。水旱轮作和间套作也是提高土壤对酸沉降缓冲能力和加快酸化土壤生态恢复的良好措施。
3.施用石灰: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态的石灰,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异,如0.1kg氧化钙中和酸的能力约相当于0.179kg的碳酸钙。石灰施用量因土壤的潜在酸度而定。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如钙镁磷肥、炼钢炉渣、窑灰钾、草木灰等,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还可以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当土壤受到硫黄矿或硫铁矿所污染形成强酸性土壤时,可先采用漫灌洗酸后,再以石灰中和酸度。若是水田,且长期淹水,一旦脱水干燥,立即表现极强酸性,pH值可达2~3之间,寸草不生,此时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可获显著效果。
4.合理施肥:大量有机肥料的施入,不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酸碱值升高。而且,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并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
适当增施尿素在短期内能引起土壤pH值急剧上升,升高的程度与施尿素的水平有关,尿素浓度越高,引起土壤pH值变化越明显。
改变施肥方式对提高pH值也很有帮助。蔬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1:0.3:1.03,所以应提倡使用氮、磷、钾之比为两头高中间低的复合肥品种,特别注重钾以及中、微量元素投入。大力推广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的合理施用,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的酸化倾向。
5.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有研究表明,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施用以碱渣为基本原料制成的呈弱碱性的“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可改良酸性土壤,激活土壤中大量的中微量元素,使瘦土变肥土。
1.增施有机肥,特别是微生物菌肥
增施有机肥不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pH值升高。特别是微生物菌肥可以使大棚土壤中有机物分解利用率高,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并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发展,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
2.配方施用化肥
蔬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1:0.3:1.03,而当前蔬菜生产投入的氮、磷、钾比例大多为1:1.09:0.54,磷过多而氮钾少,特别要注重钾的投入,以及中微量元素投入,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的酸化倾向。
3.施人生石灰改良土壤
生石灰施人土壤,可中和酸性,提高土壤pH,直接改变土壤的酸化状况。并且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能大部分通过100目筛,于播种前,将生石灰和有机肥分别撒施于田块.然后通过耕耙,使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尽可能混匀。施用量,pH值5.0-5.4用生石灰130千克,亩;pH值5.5-5.9用生石灰65千克/亩;pH值6.0~6.4用生石灰30千克,亩(以调节15厘米酸性耕层土壤计。
下一篇: 如何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