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鳃病是一种传染迅速,病程长,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
1、顽固性烂鳃(由于肝胆综合症引起,鳃发白、鳃腐烂)
百草精 1瓶 + 高聚碘 1瓶→ 2亩·米/组。
同时内服“鱼病康”+“电解多维”+“中泓肝泰”。对鲤鱼顽固性烂鳃治疗效果明显。
2、由于长期PH偏低引起的腐蚀性烂鳃(尾鳍发黄,鳃肿发黄腐烂,粘有附着物)
生石灰(8-10斤/亩·米)+ 除氨硝(1kg/亩·米)+ 中泓菌清(3-4亩·米/组)
按顺序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使用。
同时停料3天,内服红霉素或“鱼病康”+ “电解多维”+“康宝”。
3、急性烂鳃(鳃发黑肿大,胆发黑肿大,不及时治疗死鱼严重)
百草精(2-3亩·米/瓶,连用2天)+ 鳃立安(2亩·米/瓶,连用2天),分开使用。
如有车轮虫、斜管虫寄生,第1-2天泼洒“轮指特灭”(2亩·米/袋)或“车轮指环灭”(2亩·米/袋)。
同时内服“鱼病康”+“电解多维”+“中泓肝泰”或“肝泰精华素”,各一袋拌一袋料,连喂4天。
4、细菌性烂鳃,发生鳃丝粘连
病毒净(3亩·米/瓶)+ 二氧化氯(1.5亩·米/袋),分上下午泼洒,防治效果较好。
同时内服“鱼病康”+“电解多维”+“中泓肝泰”。
上一篇: 什么是辣椒黄萎病?
下一篇: 菜用香椿矮化栽培怎样田间管理?